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服饰文化 >> 浏览文章

“汉式学位服”体现身份认同焦虑

2011-8-13 23:15:56本站综合 佚名 【字体:

  

  连日来,一套以汉服为基础的“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网络论坛上流传,应者云集。有网友向教育部门提议:公布中国式学位服服饰倡议、设计和学位授予礼仪方案。消息一出,立即产生了两派意见。赞同者认为,脱胎于西方宗教僧侣长袍的现行学位服从起源、造型、文化涵义诸多方面来看,与我们源自传统又面向未来的教育、科学事业不尽协调,应该取而代之。 

  反对者说,学位和学位服本来就是舶来品,具有约定俗成的文化指向性,而网上的“中国式学位服”太像古代的官服,不具有明确的文化指向性,学位服还是不换的好。

  近来,社会上与汉代沾边的文化热点多了起来。电视剧《汉武大帝》去年在央视播得很火,很多观众对其中的汉家雄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近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评汉代风云人物,又让很多观众如醉如痴。而民间的“复兴汉服”行动这些年一直没停止过,各种祭祀、演示在各地此起彼伏,“中国式学位服”可以视为其中的又一波高潮。人们为什么如此惦记两千年前的汉家王朝呢?这不是一句狭碍民族主义就能尽释的,从深层文化心理看,这更多地体现了人们急于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

  因为秦朝的速朽,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强大帝国。至今,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仍叫汉族。但仔细想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明显的文化元素与此对应?最能彰显外在民族特色的,应该是传统节日。春节经历了放炮和禁放的博弈,今年开禁了,但一整套过年的“老礼儿”仍在缓慢消亡之中。清明节兴起了网上祭扫,人们不再去先祖的墓地前寄托哀思,甚至还出现了“代客扫墓”,本该神圣的缅怀居然假手他人来完成。端午节的发源地是中国,把这种历史文化活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却是韩国。中秋节的月饼更是串了味儿,豪华月饼成了追逐排场的道具,而一些内藏房、车的所谓月饼更是赤裸裸的腐败工具。传统民俗如此,再看看人类的第二张皮肤———服装。改革开放前是中山装一统天下,现而今是西装、休闲装当道,女性还有件旗袍算做民族遗韵,但不在特定的场合或者没有窈窕的身材,没人轻易敢穿。唐装在几年前风行过一阵儿,现在已是过眼烟云。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场合规定必须身着民族服装,中国人十有八九会大伤脑筋。

  这是一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中国面临的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应对这样的局面,应该有清晰而坚定的自我身份认同。具体到每一个人,这种认同既需要精神教化,也需要外在形式来提醒和巩固。当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找不到自己的文化标识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进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上一浪又一浪的国学热是一种表现,意图用汉服充做学位服也是一种表现。

  “中国式学位服”能否修成正果尚未可知,但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而且不光是个服装问题,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取其精华,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传承和光大。这样,我们才能回答那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华民族才能自信坦然地千里远行。

 

文章录入:(enjoyag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