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服饰文化 >> 浏览文章

中国服装业发展30年设计师的精彩

2011-8-14 13:43:44中国服饰报 佚名 【字体:

  中国服装业发展30年,从最初的生产加工制造大国,到10年前企业、设计师纷纷自创品牌的格局转变,其中滋味企业自知,设计师自知。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尽管中国服装尚未形成与国际服装品牌抗衡的强势品牌,但是至少某些服装企业形成了鲜明的设计理念与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亮相欧洲、参与国际对话的先例。

  如今,中国的设计师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把标志着中国设计的创意展现在世界潮流尖端,世界顶级的时装周上不乏中国设计师的面孔。另外,一些设计师,引领着都市时尚人群的消费趋势。对于时尚界来说,无论经典和名气的光环多么耀眼,新生力量永远是最具生命力的源泉。对于一个城市也是如此,顶级品牌和顶级设计师的强势话语权,永远不能取代新生无畏的新锐力量,即使那仅仅是一股才刚刚浮出水面的潜势力,他们被冠上一个年轻的词汇———“新锐设计师”。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Lorraine Justice出版的《设计中国》(China by Design)中写道,“他们不像意大利设计师那么戏剧化,也不像日本设计师那么有结构感。中国的新生力量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作品是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和视觉冲击力的结合。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的时装正在成为时尚业的又一个标杆。这里积蓄了强大的能量。”

  理想还是现实?探究新锐

  在最好的年纪获得成功是很多设计师的梦想,但这一直以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在国际时装界,年纪轻轻便一举成名的例子在过去也不多见。而类似这样的“幸运儿”如今接连登场并非偶然现象,其背后的成因值得深究。

  首先,完善的设计师培育体系越来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梦想成为设计师的学生们来说,进入圣马丁这样的学校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天国梦想。如果有幸成为其中的优秀者,离成功则仅仅一步之遥;其次,成熟的产业环境为设计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只要拥有足够的设计才华与实力,即便是“穷学生”,也有机会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同,从而获得一些财团的资助,顺畅地迈向成功之路;再次,国际市场的年轻化趋势带动了顶级品牌市场定位的转变,一方面老品牌纷纷转向低龄的设计,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一些机会,另一方面市场对新品牌的接受度也逐年走高,使得新锐设计师拥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而更重要的是,西方虽然拥有全世界最顶级的时装发布平台,但是越来越多的发布平台对中国设计师敞开了大门。

  一般来说,设计新锐力量通常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为时装企业或品牌担任设计师,市场化的设计师,设计上流行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比如我们熟知的品牌ZARA、MNG就是起用年轻的设计师团队,风潮几乎席卷全球,但我们却很难一下叫出设计师的名字。

  另一种则是建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工作室。纵观国际,一般来说,一个设计师发展的路程应该是:做著名时装设计师助理———进入大品牌做品牌设计师———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建立自己的品牌。一个设计师的长成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做原创设计,抄袭与被抄袭是从未分割开来的一对矛盾兄弟,香港的时尚撰稿人Dora Chan去年为德国的出版机构撰写一本名为《亚洲年轻时装设计师》的书,曾经特意在上海逗留了两个月,研究中国的时尚业现状。在她看来,中国时尚业目前没有什么严重问题。“假货是个问题。但我始终认为,只有你优秀,别人才会来抄袭你。而如果你真的很优秀,别人不管怎样也会追随你的。”

  大家都想赚大钱,但在当今的中国,真正做设计的并不赚钱。因为没有人认为买衣服要为额外的脑力劳动付费。

  新锐设计师何艳对此深有体会。2003年,她从公司辞职,自立门户。不到一年之后,她在华东师大后门的一个小酒吧做了三场发布,获得了热烈的反响。2007年,她在进贤路上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何艳专营高级订制服,因为以她目前的财力,无法负担成衣的生产。尽管以每年一个系列的速度推出新款,并且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客户,但何艳坦言在尚街的生意不好,自己的生活至今也尚未获得改善。

  对此,邱昊表示毫不惊讶。在他看来,设计师起步时期生活艰苦是肯定的。“我至今无车无房,所有的钱都用来买面料,做设计。”他说,“在国外,年轻设计师们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买面料,这很正常。”
  年复一年,新锐设计师的品牌不断出现在这个时尚场,又很快地相继倒闭,年轻设计师如何生存,是他们所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Dora Chan在撰写《亚洲年轻时装设计师》时,原本打算将入选设计师的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然而,她发现在亚洲,这个限定是过分苛刻的。在欧洲没问题,但亚洲设计师需要一段时间来使自己的风格成熟化。中国设计师需要一段时间,旅行或者留学,来使自己充分理解国外的审美、融入西方文化。这样一来,他们就已经过25岁了。而在此之后,他们又需要几年时间来塑造和稳固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所以当一切就绪,大多数人都将近30岁了。甄选的年龄标准一再放宽,最后为了在其他方面有所保证,Dora Chan将界限提高到了40岁,最后入选的四位中国设计师是邱昊、何艳、马可和王一扬。后两者已经远远超出了25岁。

  聚光灯还是默默耕耘,谁在做新锐?

  服装设计往往需要在每个系列作品中体现完全不同的设计概念,所以要花费的精力要比其他的工作多得多。从前期设计灵感,到具体设计阶段每个小细节都要特别讲究,制作后期还得与面料、版型打交道,叮嘱生产和工艺,所有的事情都弄好才能出一个好的作品。对于设计来说,就是释放最潮流的理念。对于设计的热爱是新锐设计师的共同点,天马行空的创意与娴熟的操作技法呈现出一派完全不同的设计天地。

  真正符合“新锐”这个头衔的国内设计师,大多还在默默无闻地耕耘,他们选择的方式多数是开设一家自己的店铺,售卖一些个人作品,有些还同时以买手的形式经营,期望通过原始的资本积累,实现经营个人工作室甚至个人品牌的梦想。这类人中最幸运的要数上海的陆坤,他的工作室起初默默无闻,后来受到当地社会名流的关注,自从辣妹维多利亚和全球最著名的富家女Paris Hilton穿上他设计的服装后,一跃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设计师之一,其设计作品也随之身价倍增,这一切都缘于他的老外经纪人对他的成功营销。然而,他到底能“红”多久、“红”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未知晓。

  吉承,一位植根于上海的本土青年设计师。曾求学于意大利MARROGONNI时装设计学校,先后担任Basic Krizia、Missoni Sport两大品牌在香港的设计师。之后作为意大利女装品牌“D’A”的视觉艺术总监,在品牌经营和拓展中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2002年,吉承创立了自己的品牌La vie,一个将中国元素与西式裁剪及东方人少有的幽默风格融合的品牌,受到了许多特立独行、追求自由与时尚的女性的偏爱。

  2004年9月吉承作为全世界10位时尚设计师之一受NOKIA集团邀请,参加“NOKIA完全时尚新闻发布会”的作品设计及展览。2005年3月在新加坡国际时装节和4月上海国际服装节中其京剧题材的作品引起空前的轰动。现在La vie已进驻上海时尚地标外滩18号零售。

  李鸿雁,2000年8月毕业于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主修服装设计,曾作为上海新锐设计师应邀参加2003年上海时装周展示。2006年2月~5月,作为中国两名当代设计师中的其中一名,应邀在澳大利亚COLOUR Exhibition的墨尔本中国艺术馆展示设计。

  值得骄傲的是,李鸿雁与志同道合的设计师们创立了上海本地品牌insh(in shanghai)。insh是一个极具上海概念的品牌,其所有的设计理念以上海为背景,运用现代设计灵感,捕捉上海潮流生活方式,反映新时代的上海和新上海人的时尚。目前insh在上海新天地、泰康路艺术街(insh旗舰店)、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设立了专卖点。

  目前,最走红的中国时尚界新锐设计师邱昊,毕业于著名的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女装设计专业,是该学院这两年来唯一的一个中国学生。2001年,他与合伙人在上海成立女装品牌Neither Nor,创建One by One/LAB设计概念店,该店是上海最早一批本土独立设计店中的佼佼者;在伦敦学习期间,曾担任Alexander McQueen, Body Amr等品牌的设计师助理;获得2006年度《周末画报》“全球杰出华裔新锐设计师奖”;2007年在伦敦注册了设计时装品牌Qiu Hao。前不久在上海开设品牌店,并发布了第一个男女中性服装的秋冬“伤害”系列。

  翻开2006年下半年一直到现在的各种专业或非专业时尚杂志,邱昊几乎成了出镜率最高的本土设计师。2008年中国设计师邱昊赢得澳大利亚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这绝对是对新锐设计师欢欣鼓舞的消息,也是令中国服装设计界振奋的消息。他将与Karl Lagerfeld、Yves Saint Laurent、Ralph Lauren、Dolce & Gabbana和Giorgio Armani等设计巨匠一起,入主羊毛标志大奖名人堂。

  一直以来,邱昊都以实验性的态度设计时装,让衣服自己说话---服装设计是他自我表达的方式。邱昊的设计往往很容易打动那些感性的人,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希望找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邱昊喜欢以自己的态度和标准来展现美,特别弱化服装的性别差异,以现代派的手法再现有机的组织细节,整个品牌风格传递了朴素而夸张的矛盾美学。看似设计低调至极的服装底下,却汹涌澎湃地暗流着源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激情。他坚信创意想象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时装是人们的自我表达,释放和寻找共鸣的载体。他扎根于上海,相信这座未来的创意中心城市会是他力量的源泉。
  新锐,就是不被潮流左右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对于潮流和时尚是不得不考虑的,但是新锐设计师要做到的是超越潮流,而不受其左右。有的时候,太关注潮流会让人越来越懒惰,希望能走在潮流时尚的前面或者两侧,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永远流传。

  设计是一种语言形式,一种用于沟通的工具和语汇,它在表现形式上依赖于对美学原则的应用,是很专业的;但它的本质是沟通,可以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又是很宽泛的,有很多可能性。现阶段,设计师所做的工作应该发生改变,可以和其他领域的东西更多地结合起来,使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各种设计语言去传播设计师所倡导的理念或者思想,或许还有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可能。

  每次设计都会从零开始,一定要更新颖,试图“超脱”,一定会突出“自由”的想法。而且希望设计不要和从前的设计太脱节,所以都会有一个过渡或者是通用的东西在里面,比如动感、速度、脆弱感和不稳定性,因为感觉具有了动感就是具有了生命。

  视觉也属于时尚的一部分,就像新锐设计师说的,潮流一进入市场就会成为历史,他们希望自己的设计永远能成为超前的、新的创意。如今,高科技在各个制造领域广泛运用,所以技术在产品的制造上已经是差别无几,只有感性的外观才会产生差异。

  首先,成功需要天赋和努力这两方面相结合,缺一不可。所有的艺术门类,包括设计,只要与艺术创作有关的。个人的天赋———天生的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仅仅靠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是很难达到的,当然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个性方面,新锐设计师其实对自己的要求,比起一般人来说更苛刻。所以当这种性格转移到工作时,他们总希望可以做到不要有什么缺陷。

  新锐设计师作品的阶段性非常明确。一个阶段内的作品就代表这个阶段的水准,之后会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而不一定是在做创作;到了下一个阶段,意识有了提升,作品和前期的会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创作,不是天天想着一些所谓的作品。当一些事情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就懒得做。好的作品是在一种轻松的心态下产生的,绝对不可能在很大的压力下做出很好的作品。

  设计本身这种语言是相通的也是比较灵活的。当具备一种能力去驾驭另外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时,是完全可以去尝试的。品牌是一个整体的服务体系,设计之间关系是互动的。对于新锐设计师来讲,操作一个品牌必须具备综合的服务能力和多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对于设计工作,只有促进而不可能成为障碍。

  设计行业门槛并不是很高,容易建立自己的事业,尤其在过去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但是,日前的现状,客户变得越来越理智了,不仅需要你的设计能力,更需要一个持续服务的能力。设计这个领域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不同层次的群体消费不同档次的产品。

  新锐,商业与艺术同等重要

  商业设计是学术创作的物质基础,学术创作是商业设计的精神食粮,它们是互相促进的。设计师其实就是一个在学术和商业之间不断跌跌撞撞行走的苦行僧。有的时候比较商业化也是好事,这说明自己的东西,被一部分人接受和认可了。中国现在不是培养大师的时代,应该把创意产业化。

  另一方面,每个设计师在不同时期对设计的理解和评价标准都会不一样。很多新锐设计师现在比较注重设计的功能和趣味相结合,功能是前提,是基础;而趣味是指情趣、品位等等。抓住要领、有趣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具体到商业设计工作中,相信逻辑和直觉的相互作用。设计之前设计师要进行密集的研究和寻找大量的事实细节,帮助找到确定方向的线索。如果对项目、对客户了解得越多,就越有把握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一旦上了这条轨道设计师就大胆地依赖直觉进行表现。

  新锐设计师在这个阶段直觉更有表现力,创意要大胆,甚至可以任性。把个人的设计观念放进去,这样才可以使项目更有趣味和感染力,但是必须围绕主题。不偏离轨道,这样才能最终完成设计。

  所以目前,学习对新锐设计师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过早的形成风格对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是好事。作为一个设计师尤其是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不应该整天关心自己是否能够建立自己一套独立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风格的形成就是一种模式的产生,很容易丧失了很多探讨和接触全新标准的机会。

文章录入:(enjoyag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