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要健康,穿也要健康。步入三月,各种靓丽的春装纷纷上市,可您在挑选衣服的同时,是否了解从今年开始,买衣服时需要认清一种新标识“GB18401-2003”,即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购买执行此规范的服装,您的消费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从去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颁布实施《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称《规范》),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指婴幼儿用纺织品、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规范》对服装的甲醛含量、气味、pH值等健康安全指标作出详细规定,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规范》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过渡期为一年。也就是说,去年,商场内可以销售不执行此标准的纺织品,但从今年开始,所有范围内上市的纺织品必须执行该《规范》,并在标签上明确注明产品类别。
我市市区的执行情况如何?昨天,记者以春季运动装为重点,作了一番调查。在市区一些超市和服装专卖店内,已有不少春装执行了《规范》,在标签上注明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B类或者C类。也有标注“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或者“非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的。执行《规范》的衣服大多为口碑较好的品牌服装。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春季运动装,有的企业执行B类标准,有的则执行C类标准。一位店主向记者透露,购买春季运动装,最好选B类标准的,因为它可以直接接触皮肤,安全性更好。如果厂家执行的是C类标准,他们往往不会将“C类”标上去,而会标注“非直接接触皮肤纺织品”,大多消费者不知“内情”,不会在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场上仍有许多服装没有执行新《规范》,至少没有按要求在标签上注明。不少营业员根本不知道《规范》为何物,更谈不上向消费者作说明。不少市民在购买春装时,依然只关注衣服的样式、颜色及价格,最多看看标签上的原料成分。业内人士指出,厂家在加工服装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制剂,这些化学品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有可能对人的皮肤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看来,市民在选购服装时,还需要睁大眼睛,看看产品是否执行GB18401-2003《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分清类别,购买让自己穿得放心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