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斑鸫

2011-8-19 17:06:13不详 【字体:

摘要

斑鸫(学名:Turdus naumanni),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其学名是荷兰动物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以自然学家Johann Andreas Naumann的名字命名的。

斑鸫 基本资料

    

中 文 名:斑鸫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鹟科→鸫属
拉 丁 名:Turdus naumanni
英 文 名:Dusky Thrush
属中文名:鸫属

斑鸫 分布地域

     斑鸫斑鸫

斑鸫繁殖于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候鸟。
迁徙: 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
生境: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树林、白杨林、杉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肓帧⒃幽玖帧⑺闪趾土衷倒啻缘卮渤鱿钟谂┨铩⒌乇摺⒐昂痛逭蚋浇枇止啻圆莸睾吐繁呤魃希乇鹗橇衷凳枇止啻院团┨锏厍谇ㄡ闫诩浣铣< 

斑鸫 经济用途

    

肉味鲜美。觅食昆虫,很有益处。其肉可入药,有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妇女血滞、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淤阻腹痛。

斑鸫 食物

     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斑鸫 鉴别

     斑鸫斑鸫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其中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 相似种赤颈鸫指名亚种下体栗棕色一般不到下胸和两胁,且无白色羽缘,眉纹亦较深,野外不难识别。

斑鸫 形态特征

    

斑鸫是中等体形的雀形目鸟类,成鸟体长约25厘米左右。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东北亚种头部、颈部、颌部为密布深色纵纹色彩斑驳的褐色,具宽大的白色眉纹和疵纹,衬托出褐色的耳羽,上背及肩部羽毛黑色,具宽阔的红褐色羽缘;下背和尾上覆羽由上背的黑色逐渐过渡到比较浅的褐色;初级飞羽、小覆羽黑色,次级飞羽外翈、大覆羽和中覆羽均为栗褐色;尾羽黑色;羽基略沾褐色;下体以白色为基色,密布粗大的月牙状黑色斑点,在胸部和上腹交接处,由于黑斑分布的密布不均,远看可以观察到相间的两条“宽大黑纹”;虹膜为褐色;上喙偏黑色,下喙黄色;足褐色。指名亚种整个上体颜色不似东北亚种那么斑驳,较为均一,头部、颈部上背灰色;眉纹虽亦很宽大但并非苍白色,而是较为柔和的乳黄色,各级飞羽、覆羽均为黑色,大覆羽羽缘为亮黄褐色,次级飞羽外翈褐色;尾羽栗红色;下体以白色为基色,具粗大的栗红色月牙形斑点,在胸部,这些斑点异常密集并逐渐融合成均一的栗红色块;虹膜亦为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斑鸫 繁殖

    

斑鸫繁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木林、白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树干水平枝杈上,也在树桩或地上营巢,偶尔在悬崖边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等构成,内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cm。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淡蓝绿色、被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4.1-30.6mm×19-21.1mm,平均21.75mm×19.85mm。[1]

©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