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红尾伯劳

2011-8-19 16:34:33不详 【字体:

摘要

红尾伯劳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褐伯劳。体长18-21cm。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以及多筑巢于林缘、开阔地附近。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

红尾伯劳 外形特征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普通亚种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指名亚种额和头顶红棕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上背、肩暗灰褐色(指名亚种棕褐色),下背、腰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色,尾羽棕褐色具有隐约可见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横斑。两翅黑褐色,内侧覆羽暗灰褐色,外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具棕白色羽缘和先端。翅缘白色,眼先、眼周至耳区黑色,连结成一粗著的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直到耳后。眼上方至耳羽上方有一窄的白色眉纹。颏、喉和颊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两胁较多棕色,腋羽亦为棕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苍淡,贯眼纹黑褐色。幼鸟上体棕褐色,各羽均缀黑褐色横斑和红尾伯劳(图3)棕色羽缘,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满杂以细的黑褐色波状横斑。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灰色。   

体重♂23-37g,♀28-44g;体长♂170-208mm,♀175-204mm;嘴峰♂12-18mm,♀13-16mm;翅♂83-92mm,♀80-95mm;尾♂80-100mm,♀90-97mm;跗蹠♂23-29mm,♀23-27mm。(注:雄性——♂;雌性——♀)

红尾伯劳 分布范围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蒙古,印度,中南半岛和菲律宾。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和台湾。

红尾伯劳 生活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疏林和林缘地带,尤其在有稀矮树木和灌丛生长的开阔旷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边地头灌丛中较常见,也栖息于草甸灌丛、山地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灌丛及其附近的小块次生**肓帜凇

红尾伯劳 生活习性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东北亚种繁殖于黑龙江,迁徙经中国东部;指名亚种为冬候鸟,迁徙经中国东部的大多地区;日本亚种冬季南迁至云南、华南及海南岛越冬。   

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在枝头跳跃或飞上飞下。有时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树顶端或电线上静静地注视着四周,待有猎物出现时,才突然飞去捕猎,然后再飞回原来栖木上栖息。繁殖期间则常站在小树顶端仰首翘尾地高声鸣唱,鸣声粗犷、响亮、激昂有力,有时边鸣唱边突然飞向树顶上空,快速地扇动翅膀原地飞翔一阵后又落入枝头继续鸣唱,见到人后立刻往下飞入茂密的枝叶丛中或灌丛中。红尾伯劳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

红尾伯劳为广布于中国的温湿地带森林鸟类,为平原、丘陵至低山区的常见种,尤以在低山丘陵地的村落附近数量更高。5月上旬迁来,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较固定的栖点(树枝、电线)停栖,环顾四周以猎捕地表的小动物和昆虫。该猎点的这一段较粗树枝的树皮被剥光,并用树皮纤维筑巢。昆虫占99.6%,以鞘目昆虫最多,包括金龟(虫甲)、沟叩头(虫甲),伪步行(虫甲)、象(虫甲)等;其次为鳞翅目夜蛾科和天蛾科幼虫,以主蝼蛄、负蝗、螳螂等。此鸟喜食蝼蛄、蝗虫和地老虎,也捕捉蜥蜴,将之穿挂于树上的尖枝杈上,然后撕食其内脏和肌肉等柔软部分,剩余物则挂在树上绝不回顾。幼鸟就具有将食物(肉条)挂钩在笼内尖刺物上撕食的本能,而并非贮藏。

红尾伯劳 生长繁殖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筑巢活动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由雌雄鸟共同担任。巢材均就地取得,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部分巢内编入蒿草及花序。筑巢期6~7天,巢多位于林缘及开扩地附近,巢距地高度平均距地为9m,以6~8m最多。巢以草茎为主编成,混以大量树皮纤维、植物根、毛、羽以及线绳等。巢的平均外径10.7~11.5cm,内径3.8~7.3cm,巢高9.2m,巢深5.5cm。产卵期5月下旬至7月中旬,每年繁殖一窝。满窝卵5~7枚,每日产出1枚,最高窝卵数为8枚。红尾伯劳(图8)平均卵重3.15+-0.04g,平均卵径16.9~22.3mm;卵淡粉或淡青色,具紫褐色细斑及灰褐色疏斑,在钝端较集中。孵卵由雌鸟担任,于末卵产出之前1~2天即开始坐巢,卵的孵化期为14~15天,首、末卵的雏鸟破壳相距2~4天。在整个孵卵期间,雄鸟皆衔虫饲喂雌鸟,每当雄鸟来巢时,雌鸟即抖动双翅,发出似隼的叫声索食。   

刚出壳的雏鸟重2.6g,除腹侧有一行绒羽外,全体光裸。6日龄睁眼,背、翅及尾羽羽尖开始露出。10日龄背羽及尾羽羽鞘开始破裂。12日龄上嘴出现齿突。14~15日龄开始离巢。15~30日龄在巢区附近由双亲继续抚育。40~55日龄进行雏后换羽成为幼鸟。实验测定雏鸟的化学体温调节能力始于10日龄。

红尾伯劳 亚种分化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1、红尾伯劳指名亚种(Lanius cristatus cristatus )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库页岛,堪察加;繁殖于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主要是海岸)和马来半岛。   

2、红尾伯劳东北亚种(Lanius cristatus confuses )分布蒙古,俄罗斯东南,中国东北地区,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

3、红尾伯劳普通亚种(Lanius cristatus lucionensis )分布于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九州),中国东南沿海养殖为主,台湾,菲律宾,婆罗洲中部和苏拉威西岛北部。   

4、红尾伯劳日本亚种(Lanius cristatus supercilliosus) 分布于萨哈林我,日本下千岛和北海道,中国南部(沿海、海南岛、中南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和小巽他岛西部。

红尾伯劳 饲养选育

     红尾伯劳红尾伯劳

1、鸟的选择 红尾伯劳鸣啭悦耳,音调多变,是著名歌鸟。在北方,还是“十三套百灵”的重要“叫口”之一。因而多选择雄鸟饲养。雌雄区别可以从身体的棕色和贯眼纹判断。雄鸟棕色显著,贯眼纹亮黑色;雌鸟的棕色苍淡,贯眼纹黑褐色。为了驯顺和延长寿命,可在夏季掏取雏鸟喂养,或者秋季捕捉幼鸟饲养。幼鸟不象成鸟那样喜栖乔灌木枝头,而是多在竹林、苇丛、灌丛中,可用轰赶法粘网截捕。幼鸟较成鸟为褐。背部羽缘缀棕,腹和尾上复羽杂以黑横斑,胸和两肋亦有黑褐色横斑。

2、鸟架 饲养伯劳一般用弓形架,食、水罐各一枚,位于架下端托板两端。鸟由脖锁拴在中间,脖线长短要适中,拉直时鸟头部恰能够着吃食、饮水;脖锁过长,鸟会因缠绕而被勒死。

3、饲料和喂法 红尾伯劳为食虫鸟,可用红点颏的饲料(即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比例混匀)喂幼鸟,但生长不太好,不爱鸣叫,如果补充新鲜的去脂牛羊肉后,可很快改善。另外,饲料面(豆面、玉米面)应尽量地细,因为粗的渣子在伯劳胃中会揉成团而被吐出,有“刮油”作用,使鸟逐渐消瘦。因为伯劳无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因此,饲料中最好有鲜肉。

4、管理和调教 伯劳凶猛、嘴钩曲锐利,初期用肉诱食和日常捕捉时要小心,以免被咬伤。初期在架上饲养,鸟不适应,总想飞逃,容易吊死。通常先用直架饲养,至鸟习惯架上生活后再改用弓架。方法是用30厘米左右长的线拴在鸟脖上,手拿另一端或置一处在旁边看守,鸟一飞落就用脖线提到直架上,并以鲜肉诱食。一般1—2天,鸟就不再拚命飞逃,而是以脖线为半径飞旋,每次都能准确落在直架上。接着可缩短脖线,当长短为弓架的l/2鸟也能稳栖时,方能用弓形架饲养。

欲从巢中掏雏岛饲养,应待幼鸟绒羽为正羽所代替,将近离巢的最好,这样不但喂养省事,而且鸟生长发育得好。掏取时应注意有否外寄生虫,如有应及时驱除,否则鸟生长不好。雏鸟可用点颏粉料和鲜肉沫各半加温开水和成面团,捻成两头尖的食粒填喂,每天5一6次,晚上那次肉的比例应稍大,而且要喂足。

根据伯劳野外栖息的特点,鸟架宜挂在室内的高处。由于伯劳多吃软食、粪便稀,日常管理要特别注意食、水卫生。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就是“认”干粉料之后,每天还要喂一食抹湿料,最好加点鲜肉。活的昆虫及幼虫可用手拿着喂。另外,伯劳怕冷,冬季室内饲养,室温应在l0℃以上。

伯劳也可用画眉笼饲养,大型种用八哥笼。但不及架养有特色。伯劳科的多数种属食肉鸟类,饲养时鲜肉的比例应比红尾伯劳饲料中肉的比例大,甚至可常喂活的小鸟任其撕食。当然,所有伯劳科的鸟不能跟其他小鸟同笼混群饲养。 [1]

红尾伯劳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观赏鸟大全

展开收起 观赏鸟
鹌鹑
八哥
白翅交嘴雀
白鹳
白喉矶鸫
白头鹎
白腰朱顶雀
百灵
斑鸠
橙腹叶鹎
赤胸朱顶雀
翠鸟大山雀
戴菊
戴胜
丹顶鹤
东方斑鵖
杜鹃鸟
非洲灰鹦鹉
绯胸鹦鹉
粉红凤头鹦鹉
蜂鸟
凤头百灵
凤头鹦鹉
高山金翅雀
高山旋木雀

河乌
黑翅鸢

黑冠椋鸟
黑卷尾
黑脸噪鹛
黑头金翅雀
黑枕黄鹂
黑枕王鹟
红翅薮鹛
红点颏
红额金翅雀
红耳鹎
红交嘴雀
红脚鹬
红领绿鹦鹉
红眉金翅雀
红头长尾山雀
红尾伯劳
红尾鸲
红胁绣眼鸟
红嘴蓝鹊
红嘴山鸦
虎皮鹦鹉
虎纹伯劳
花头鹦鹉
黄腹山雀
黄鹂
黄眉林雀
黄眉柳莺
黄眉鹀
黄雀
黄头鹡鸰

黄臀鹎
灰背椋鸟
灰椋鸟
灰头椋鸟
灰胸鹪莺
鸡尾鹦鹉
极乐鸟
家燕
鹪鹩
角百灵
金翅雀
金腰燕
蜡嘴雀
蓝八色鸫
蓝翅叶鹎
蓝点颏
蓝冠短尾鹦鹉
蓝冠吸蜜鹦鹉
椋鸟
鹩哥
林鹬
领雀嘴鹎
领岩鹨
绿翅短脚鹎
绿颊太阳鹦鹉
绿胸八色鸫
煤山雀
冕雀
漠鵖
鹊鸲

绒额䴓
三宝鸟
沙鵖
山鹡鸰
寿带鸟
树鹨
树麻雀
松鸦
塔布吸蜜鹦鹉
喜鹊
仙八色鸫
相思鸟
楔尾伯劳
绣眼鸟
亚马逊鹦鹉
燕雀
银喉长尾山雀
银鸥
银胸丝冠鸟
云雀
沼泽山雀
折衷鹦鹉
珠颈斑鸠
啄羊鹦鹉
紫背椋鸟
紫翅椋鸟
紫蓝金刚鹦鹉
棕背伯劳
棕扇尾莺
棕头鸦雀©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