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315”了解到,去年,在日用百货中投诉量最大的是服装和鞋类,申诉热点位居“探花”。服装类的申诉主要存在品牌服装缩水、起球、褪色等问题;鞋类主要是脱胶褪色,断底断面,在保修期内修理两次不能正常使用,而经营者不予退货或换货。“12315”工作人员分析说,服装和鞋类之所以成为消费者投诉焦点,有多个原因,由于服装和鞋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厂家只顾眼前利益,偷工减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价格来占领市场,导致服装鞋类质量下降。再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服装和鞋类商品时,经营者没有如实向消费者介绍商品质地,出现质量问题后,经营者又以各种理由推诿,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还有些是投诉出现纠纷后,需要进行检测,以界定双方责任,而检测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又使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放弃检测,造成投诉增多。
消费警示:对消费者而言,不要一味迷信价格高的产品,“价高”未必“质优”。在购买前要看清楚该服装、鞋类享有怎样的售后服务,并保存好购物****或小票,尽量到信誉较好的商场、超市或专卖店购买,要注意仔细查看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同时,在清洗衣服时,一定要注意按规定的洗涤方法洗涤。尤其是选购过季商品时,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由于不能应季穿着,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消费者更要注意仔细挑选。
维权感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市民的服装鞋类消费占日常消费的比重提高,加上遇到节日前商家都会搞集中促销活动,消费量增多投诉也上升了。在处理服装产品的投诉中,往往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我国并未制定针对服装类产品的“三包”规定,也没有其他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加上检测所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都很高,因此,消费者想要维权也就困难重重了。其实,没有“三包”规定,对于经营者而言是个绝好的商机。只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诚信,严把质量关,假以时日,名牌和信誉效应即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