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服饰文化 >> 浏览文章

老重庆的衣着 抗战时重庆成时装流行中心

2011-8-14 13:39:46中国第一纺织网 佚名 【字体:

清末民初,重庆男子仍然穿着清代的袍、褂、衫、裤等。士绅流行穿马褂,有对襟、大襟等式样,面料多为丝绸。官吏穿长衫,下摆开两衩,不开衩的称“一裹圆”,为市民百姓服装。士绅头戴瓜皮帽,圆顶,顶部有红丝线编的结子。一般市民戴毡帽、草帽。重庆留学生自日本、欧美回来,穿西装、燕尾服,被人讽刺为“假洋鬼子”。

  女子穿披风、袄、裙。披风是外套,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裙子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也有在裙下端绣水纹的,颇为美观。后来流行长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镶有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兽毛露出在外,叫“出锋”。女学生标准服装是上穿宽袖衫,下着黑裙,令人耳目一新。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同学,率先垂范,引起轰动。

  20世纪20年代,北伐军挺进长江流域,公教人员开始改穿中山装。那是国父孙中山喜着的制服,立领带风纪扣,有四个口袋。妇女倾心旗袍,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的口号推翻了清朝政权,同时也使旗袍走向了暂时的沉寂。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一部分本埠女子穿起了改良旗袍,样式趋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自然之美。当然也有顽固派对此颇为反对,说女子露出手臂和腿部“有伤风化”,呈请市政当局予以禁止。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时装流行中心,主要接受海派服装影响,以及参照各国驻华大使馆外国人的装束,一时千奇百怪。买办、商人西装革履,手拄文明棍。公教人员或着中山装,或着长衫,胸前别一枚服务机关的证章。老百姓穿短衫、短褂,下穿大裤筒,买不起皮带,以麻绳、草绳系腰。洪帮袍哥穿对襟短衫,青帮人物多穿长衫。

  女性从单纯追逐艺人和明星的风采,转而模仿社会名媛,宋氏三姐妹成为她们的偶像。旗袍进一步改良,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重庆女子在审美情趣上日趋成熟。


文章录入:(enjoyag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