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中国红军第一套军装诞生在福建长汀,这套军服到底如何设计,又是如何做出来的?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原长汀县博物馆党史办主任王其森,为大家解开了中国红军第一套军装诞生时鲜为人知的往事。
按列宁装式样设计红军军装
长汀是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1929年3月,红军解放长汀城后,开展打土豪等运动,很快筹集了5万多块军饷。
当时,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笔巨款,如何利用这笔钱大家意见不一。据王其森介绍,时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想法——统一军服。
“当时提出制作军服的两个理由是,部队战士衣衫褴褛和天气寒冷。”王其森说,有的战士穿着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有的战士穿着从敌人那儿缴来的军衣,颜色和式样五花八门,很不整齐。
“决定要做统一军服,但军服到底该如何设计,定什么样的色调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王其森说,这时有人提出,孙中山在正式场合穿得最多的服装称为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与原则联系在一起,中山装被认为是国民革命的象征。而列宁作为共产党人崇拜的导师,他穿的衣服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人们将此服装,称为“列宁装”,中国工农红军的服装就按列宁装设计。
为便于隐蔽染成灰色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由于当时长汀县城里的布料只有白布,而白色布料制作出来的军服颜色,显然不利于行军打仗的隐蔽,于是,长汀秘密工会协助红四军后勤供给部与染布坊联系,把布匹染成灰色,然后将个体分散的裁缝工人和一家专做军装的裁缝厂组织起来,在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
红军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实行两班制,每班8小时,日夜加班赶制,当时共有裁缝师傅20多人、缝纫机12台。十几天后,红军终于制作出了4000套统一规格的灰色军装。
王其森说,由于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红四军前委决定将4000套灰色军衣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这也是红军历史上唯一缀有黑边的军服。
1929年4月1日,红四军回江西,3000多人全部穿上统一军服、毛泽东代表福建省委、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信,其中写道:“我们到达长汀,给养已不成问题了,统一了军装,穿上了新衣服,很神气。”
就这样,中国第一套红军军服一直伴随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换成八路军的土黄色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