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服饰文化 >> 浏览文章

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分析

2011-8-13 22:29:24本站综合 佚名 【字体:

  

  一、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占有主导地位,中国服饰着装的形式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但从整体上看,因疆土广大,各地的风俗不同,衣着习惯也各异,中国的古代服饰基本上是多民族服饰特征相融合的产物。由于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热爱自然与和平等特有的性格,以及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种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所谓“文质彬彬”,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西方则强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离,明确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物”与“我”是相对立的,不容混淆的,致使他们习惯于理性观察世界和探讨规律,并形成一种追求自然法则以获得真理的作法。因而,表现出以一种理性的或科学性的态度对待服饰。服饰在西方常被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服装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故有“软雕塑”之称。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注重试缝、修订和补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使身体与纤维衣料之间的空隙极小,追求用服饰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讲究服饰的外轮廓线,使服装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在以人体为中心进行服装艺术的创造中,一方面使服装顺应人体曲线的走向形成不同的外轮廓;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服装塑造形体,使自然人体产生人为的变化。可以根据需要去强调、夸张人体的不同部位,如胸部、肩部或臀部等。西方服装的造型观念带给服饰形态以变异性、丰富性、复杂性与创新性,许多着装样式根据时代的脉搏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款式的变化呈现出周期逐渐缩短、频率逐渐加快的特点。在服装款式造型的法则上,西方服装的造型意识,以服装抽象的形式美追求外在造型的视觉舒适性,设计师对纯粹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形式因素有特殊的创造灵感,常采取自由、拟动、与习惯的冲突、与和谐的对立等表现手法。在服装的审美上追求“真”,注重“形”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在服装的各构成要素上较少受外力的影响。 

  二、中西服饰文化中的着装理念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及家庭教育中,服装行为规范被看作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生活。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服装美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并不强调形体。即使形体很美,服装也不必去展示其美,而是以各种工艺手段赋予人的形体以外的一种精神意蕴的显现。中国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效应。因而具有趋向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特点。中国在服装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不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装表现人体的曲线,在服装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人体与衣料之间的空隙较大,显得宽松,具有一种“自然穿着的构成”。这种构成不重款式,而重面料本身的外观效果(如服装表面的色彩与图案),重工艺加工技术的精湛技巧,重服饰组合方式的整体效应。在服装造型形式的法则上,中国服饰体现和谐、对称、统一的表现手法,服装倾向于端庄、平衡,服装纹饰两两相对,由于不用“省道线”而无挺拔的皱褶,只有自然下垂。服装衣料追求飘逸、宁静,服装色彩清新淡雅,对比柔和,服饰图案精致、细腻,宛如秀美的工笔画。服装审美中包含了强烈的“善”的内容。中国服装用具体的东西表现抽象的美,内涵指向仍然是伦理的精神意义。 

  西方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弥补人体的缺陷。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用服装去完善人体的美感,注重研究人体的自然物质特征,注重分析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数据,与服装造型的联系十分紧密。西方服装文化属于多元化的范畴,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三、碰撞与融合 

  在20世纪,由于受欧美服装造型和西洋裁缝技术的影响,旗袍一改自唐朝以来延续使用的直线裁剪的方法,开始追随西方服饰的流行趋向,领、袖以及细节处理等都出现了多样的变化,比以前更为合体,迈出了中国服装表现立体造型的第一步。从旗袍在近现代的发展来看,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璧的现代旗袍。无论从其外型塑造还是内部结构来看,无不蕴含着东西方服饰风格的双重特点,旗袍的基础形制源自中国传统服饰,而紧身的外形强调着形体的存在,突出表现了女性的曲线与柔美。这种适体的造型是以相应的结构处理为基础的,特别是胸、腰、臀围上相同数量的放松取值,更是鉴于东方女性的体形特点而设置的。这种纯西方式的裁剪技巧,使得旗袍的整体表现力更为完美。 

  近几年,中国的时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这大大地带动了中国时装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当然,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刺激时装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去消费时装,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尝试不同的时装风格。尽管国外的时装品牌充斥中国的服装市场,但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依然存在着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于是唐装、旗袍悄然兴起,并逐渐拥有自己的顾客群体,风韵独到的“中国化时装”开始形成。当然,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时装中,有的很难说清其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但是,大襟、对襟、盘扣、开衩、滚边及编结装饰等则是这些时装共有的细节处理。无论在设计水准还是在服装表达语言上,这些时装作品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民族化服装”成熟得多,也丰富得多。 

  在新的世纪,中国的服饰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章录入:(enjoyag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