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家常菜
|
笑话
|
搞笑
|
谜语
|
寓言
|
文化
|
免费算命
|
注册
/
登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衣
|
时尚潮流
|
精致饰物
|
着装搭配
|
服饰文化
食
|
美食文化
|
科学饮食
|
中华美食
|
异国美味
|
美食趣话
住
|
置业顾问
|
装潢天地
|
购房技巧
|
租赁常识
行
|
旅游须知
|
神州风采
|
环球风情
|
风土人物
|
各地特产
花
|
养花常识
|
花卉文化
|
花卉
盆景
|
花病防治
鸟
|
认识鸟类
|
饲养技术
|
疾病防治
|
遛鸟逗鸟
|
饲料容具
虫
|
昆虫知识
|
昆虫养殖
|
昆虫文化
|
害虫防治
鱼
|
鱼类知识
|
鱼类大观
|
鱼类拾奇
|
濒危鱼类
|
观赏鱼
昆虫知识
昆虫养殖
昆虫文化
害虫防治
您当前位置: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虫
>>
昆虫知识
>> 浏览文章
双斑蟋
2012-4-23 17:29:56
不详 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
中 文 名 双斑蟋(画镜)
俗名别名 画镜、黄金蛐蛐、黄斑黑蟋蟀(台湾)、双斑大蟋、咖啡两点蟋、甘蔗蟋
拉丁学名 Gryllus bimaculatus
品 种 在人工繁育的群体中,还会出现另一种色型,即前翅和三对足均为土黄色,黄斑不明显。
地理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四川、湖北
习 性 双斑蟋常躲在草丛间、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若不注意并不容易发现;蟋蟀的前翅相互摩擦可以发出声音,但只有雄虫能发声,目的是为了吸引雌虫的注意。北京年生6代,台湾年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8—9月成虫栖息在草丛间、甘蔗田,世代重叠;中南部多;成虫寿命40天左右,雌虫产卵量630粒。若虫共10龄。雄虫善斗,人们常饲养作斗蟋用。
体形尺寸 体长23-27mm;前翅长15-18mm;后足腿节长12-15mm;产卵管长15-17mm
繁殖方式 卵生
鸣 声 清脆响亮,强劲有力,声如“渠、渠、渠、渠(Qu)……”,节奏匀速,鸣声连续无间断。野生双斑蟋雄虫善鸣好斗。
【观赏特点】
双斑蟋体粗壮,全身光滑,头胸有光泽。头部饱满,球形;前胸背板略呈鼓状凸起,两者均为亮黑色。触角窝上方,除侧单眼为黄色外,无浅色斑纹。前翅黑色或略带赤褐,雄虫前翅基部各具1圆形黄斑,因而得名“双斑蟋蟀”。三对足均为黑色。前翅宽大,超出腹端,后翅发达,翅端折叠时呈须状,超出前翅和尾须。 头小,3个单眼略在一水平线上。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缘均向后凸,呈缓弧形,侧片前下角呈直角。发音镜近椭圆形,长稍大于宽,四角圆,镜内有一弯曲横脉,斜脉4。后翅发达,长过腹端,露出如长尾。
双斑蟋蟀又称乌龙仔、赤龙仔、画镜、花镜、黄头颈,它是典型的蟋蟀科昆虫。由于其雄虫前翅基部各具一块圆形黄斑,因而获得“双斑蟋蟀”的名称。
此蟋蟀体形粗壮硕大。体长2.2~2.8厘米,全身光滑,有光泽。头部饱满,圆球形。前胸背板略鼓起,各部门都呈乌黑,而边缘稍带黄褐色,前翅略黑色而带赤褐色。
雄虫前翅宽大,超出腹端,后翅发达,翅须呈须状,超出尾须和前翅。雌虫比雄虫略大,产卵瓣平直,略长于后足股节端部,尖而长,如同拖着一把尖刀。
双斑蟋蟀分布很广泛,在我国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四川、湖北、安徽都有分布,其他各省也有少量生长。它也是东南亚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及非洲北部的常见种类。
野生的双斑蟋蟀基本上都栖息于地表杂草丛和多种农作物的大田中,以及荒野的乱石缝隙中。它取食植物的根、茎和嫩苗。
此虫生长比较多的地方,会对当地农作物造成危害。每年大约在7月开始发生,8~9月大量出现。它一般喜在夜间活动,雌虫比雄虫有更强的趋光性。
雄虫不仅善于鸣叫,而且喜好打斗。其鸣声清脆响亮,声音为“举、举、举、举.......”节奏均匀快速,强劲有力,可连续而不间断。它的打斗场面也很值得欣赏。在我国台湾地区,这种蟋蟀也是做为用以格斗观赏的宠物,喜欢饲养的人很多。
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如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对这种蟋蟀也有很多爱好者,利用它们之间的咬斗来比赛胜负,来玩赏取乐。在这些地方,除了饲养的笼子是用竹子制成的长笼外,其他做法和都蟋蟀是完全相同的。
双斑蟋蟀日夜都会鸣叫,因此,捕捉这种鸣虫白天也可以循着它的鸣声去寻找捕捉。不过白天捉到的,一般都是“大路货”、“平庸之辈”,若从打斗的角度看,它的战斗力都是比较一般的。富有经验的玩赏者,他们懂得,想要捉那种“无敌大将军”、屡站屡捷的佳品,必须在夜间去捉。
玩赏这种蟋蟀的行家,他们在捕捉时,不是见一个捉一个,而是很有选择性的。他们到野外后,先要静心仔细聆听四周各个方向传来的双斑蟋蟀鸣声,分辨出哪只的鸣声具有铿锵金属之声,这种双斑蟋蟀才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百战百胜的最佳斗虫,然后,才循着这个鸣声去认真寻找和捕捉。这种上佳的都蟋并不是很容易获得的,有时一连几天出去捕捉都只能空手而归,一无所获。因为大多数虫都是平庸之辈,不值得去捕捉。
雌虫和雄虫有明显的区别,区别点在于它们的背上(翅)。雄虫的复翅上有明显的发音器结构。玩赏者称之为“龙背”;而雌虫的复翅翅脉平直无发音器。玩赏者称之为“狮背”,其花纹很象筛米用的竹筛上的纹路,其实叫它为:筛背“更确切些。
夜间捕捉双斑蟋蟀,最好要有2~3个同伴一起去。理由是,要带几样东西,如要2个手电筒、临时装虫用的笼子,而且还要带上竹棍和蛇药,因为这个季节的夜间正是野外毒蛇出来觅食的时候,可能会遇上毒蛇,一个人去遇上这种情况就显得人手不够用。
双斑蟋蟀体形较大,最好用一号苏盆饲养其中。陶质的蟋蟀盆也可以用,但最好要用大些。喂饲的食物并不讲究,普通的米饭、粥、蔬菜叶、瓜果即行。
此虫不喜欢强光环境,平时饲养处若光线太强,应给它在笼外用纸或布稍微盖住一些,但也不必盖至黑暗的程度。另外,取、放笼子时要小心轻取轻放,因此虫害怕强烈的响声和震动,一旦受到惊吓和震动,2~3天内都不肯战斗,并会使其身体受到损伤。
此虫不耐寒冷,入冬时要注意设法为其保暖,否则会冻死,但即使保护得很好,也只能养至春节左右。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蚊子爱叮胆固醇高的人
2011.09.25
科技新知资源昆虫妙用多
2011.09.25
德国研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2011.09.25
数学家称蜂窝是世界上最省料的建
2011.09.25
科学家破译果蝇全部生命密码
2011.09.25
昆虫中的轻功高手
2011.09.25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每日推荐
难以置信的动物迁徙组图
百万蝴蝶昨相约逛荆州古城 专家称其正在
形状多变的触角
最大与最小的昆虫
美科学家开发昆虫荷尔蒙型生物农药
再进化现象一些昆虫飞行能力可“失而复
暑期作业让养蚕蚕卵、桑叶网上购
BBC虫虫语言历险记 遨游外语过度
家蝇
自然界十大“双重身份”物种螳螂虾
视觉焦点
蓄奴蚁
考古发现1亿年前
美国艺术家 让虫
逢人便拜的叩头虫
阅读排行
本日
本周
本月
科学家发现昆虫停止呼吸是为避免吸氧过量
德国研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科技新知资源昆虫妙用多
蚂蚁识途利用几何学 揭示蚂蚁王国秘密图
蚊子爱叮胆固醇高的人
研究表明人类基因比果蝇只多2万个
利用昆虫找到蛛丝马迹 犯罪昆虫学发展迅速
数学家称蜂窝是世界上最省料的建筑物
科学家破译果蝇全部生命密码
昆虫中的轻功高手
科学家发现昆虫停止呼吸是为避免吸氧过量
德国研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科技新知资源昆虫妙用多
蚂蚁识途利用几何学 揭示蚂蚁王国秘密图
蚊子爱叮胆固醇高的人
研究表明人类基因比果蝇只多2万个
利用昆虫找到蛛丝马迹 犯罪昆虫学发展迅速
数学家称蜂窝是世界上最省料的建筑物
科学家破译果蝇全部生命密码
昆虫中的轻功高手
科学家发现昆虫停止呼吸是为避免吸氧过量
德国研究用蜂毒对付艾滋病
科技新知资源昆虫妙用多
蚂蚁识途利用几何学 揭示蚂蚁王国秘密图
蚊子爱叮胆固醇高的人
研究表明人类基因比果蝇只多2万个
利用昆虫找到蛛丝马迹 犯罪昆虫学发展迅速
数学家称蜂窝是世界上最省料的建筑物
科学家破译果蝇全部生命密码
昆虫中的轻功高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
Copyright © 2006-2050 Powered by Enjoyage.com,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版权所有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