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成已有46亿年的历史。最初,地球表面并没有生命。随着地球的发育、变迁,地球表面的某些物质经过一段漫长的化学进行阶段,由无机物质分化发展产生非细胞结构的蛋白体小块,随着地球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大约在35亿年以前,物质化学进化到一定水平,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就转化为生命物质。这些原始生命又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完善,逐渐进化发展成为原始细胞形态的生命。这样的生物有经过长期的演化,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化,从而形成原核细胞形态的生命。这样的生物有经过长期的演化,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化,从而形成原核细胞形态的生命,并进一步进化为真核细胞。随着原始单细胞生物的营养方式的不同,导致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化。生物的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现在地球上已拥有五百万至五千万种生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
地球表面开始出现最原始的鱼类距今已有4亿4千万年,这些原始鱼类都曾经在地球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繁荣过,但是,最后都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了,只有那些对水中环境有较好适应结构的高等鱼类生存下来,并且在现今的地球上非常繁盛,现生的鱼类的种类数量大大地超过了现生的其它类群的脊椎动物。
我国疆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地形与气候千差万别,从南到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气候带,气候条件多样。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西部高原有高程超过海拔8千米的喜玛拉雅雪峰,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经山地、丘陵直至平原。地形地貌垂直地带性的差异和气候的差异,影响着水文的差异,并造成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由于我国江河湖泊星罗棋布,为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区系。
鱼类是水体中最重要的一类脊椎动物,在全世界有记载的4万余种现生脊椎动物中,鱼类占有28000(已有记载为26000)多种,其中淡水鱼类约8600多种,亚洲的淡水鱼类约有1600种,生活于我国内陆水体中的纯淡水鱼类有1000种左右,其中约有500种为我国特有的种类,且含有许多单型属种类,并保存了相当多的孑遗物种。世界渔业产量超过了牛、羊和家禽、鸡蛋的生产量,是人类最主要的野生和家养动物蛋白来源。
据估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平均约每10万立方米水体有一种鱼类,每种的平均种群为109个体;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平均约每15立方米有一种鱼类,每种的平均种群大小为106个体;而在淡水生态系统中,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范围狭小,相互隔离较强,栖息其中的鱼类种群的分布范围较为有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环境的变迁,有时甚至不太大的或局部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某个种群鱼类的死亡甚至物种的灭绝。据估计,世界淡水鱼类的20%(约1800种)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主要起因于生态环境改变(人类过大的用水需求、水污染等)、引种及过渡捕杀。如在北美,高达1/3的鱼类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在我国的淡水鱼类中,约有69种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