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鱼类知识 >> 浏览文章

洞穴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2011-3-18 16:32:57不详 佚名 【字体: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洞穴鱼类起源于生活在地面上而部分适应了洞穴环境的祖先。它们在无日光、无绿色植物及无种间竞争的情况下生存着。当地表的种类进入洞穴之后,眼睛成为无用武之地,随后逐渐退化缩小,直至完全消失,仅留下充满脂肪的眼窝。有些盲鱼如美国的盲鳉,幼鱼期仍有正常的眼睛,云南个旧的裸腹盲鲃至今在右眼仍残留有针眼大小的眼点,这都证明了盲鱼是由地表具有正常眼睛的鱼类演化而来的。同样由于没有光线的原因,用来防止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内脏损伤的色素消褪了,于是身体呈半透明状,内脏及骨骼也就隐约可见。

  为了补救视觉的衰退,感触觉器官随之变得特别重要和发达。鱼类利用侧线系统感受外界环境的振荡波,使它在浑浊水质或黑暗的环境中,能够避开障碍、游泳自如。盲鱼除了在侧线的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外,其它的感觉器官也趋于特别发达,在鳉类,头上和身上的小突起,排列很有规则,在有眼的种类这种突起很不发达,而在全盲的种类中,可以发达到极点。这种突起在水中能感觉到自身的行动,因而能避开障碍物,并能探索到食物的所在地。有趣的是生活在洞穴中的有眼鱼类也很少靠视觉来觅食,倘把它们的眼睛移去,它们也能和有眼时一样,迅速探索到食物的所在地。

  实验证明,这种鱼的味觉、嗅觉和听觉,与别的鱼类完全一样,而补救视觉的消失,只是侧线感觉的敏感度。在我国已发现的洞穴定居性的鱼类,均具有2或3对格外发达的触须,个旧盲条鳅的3对触须具有不同的感受器,且含有大量的味蕾和细胞突起,宜良的无眼金线鲃的头部具有特殊的感觉线。古巴盲鱼具有多而细的敏感须,美国的盲鰕虎则有很多皮膜感觉器。它们依赖这些特有构造,为在黑暗中进行探索食物,寻找伴侣和控制自身的行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洞穴鱼类性状的另一个变化是有鳞种类鳞片的缩小,稀疏呈散状分布,最后完全埋在皮下,这可能是由于洞穴鱼类的活动减弱,渐渐地被加厚的皮肤所覆盖。

  总的来说,大凡习惯于无光处生活,并且适应于这种环境的鱼类,自从它们侵入洞穴后,它们的后代就越进越深,在黑暗的洞穴中生活,愈久愈特化。

  洞穴鱼类的价值不能依据传统的食用或味美的尺度来衡量,更不存在资源量的经济价值。它作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是科学研究、学校直观教学和博物馆科普陈列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通过对洞穴鱼类的演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物种形成的认识。在实践中,根据鱼类生命周期活动对水的依赖关系,洞穴鱼类有可能成为寻找地下水源,监测水质变化的指示生物,为促进农业生产和人类环境学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