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鱼类知识 >> 浏览文章

对比两种烂鳃病的病原与治疗(2)

2011-8-22 6:33:38不详 寒江独钓整理 【字体:

二 细菌性烂鳃病

    ① 粘液球菌性烂鳃

    病原体:粘液球菌,体细长,两端钝圆,易弯曲,无鞭毛,常作滑行运动或颤动。

    症状:病鱼鳃丝溃烂,并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盖骨的皮肤充血,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小洞,软骨外露,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粘球菌通常在水温18--25度、PH6.5--7.5的水中生长旺盛,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可选用1-2克呋喃唑酮,溶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高浓度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5克和0.2克呋喃西林,混合放入10千克水中,多次用药效果很好。

    ② 水霉性烂鳃

    病原体:水霉菌。

    症状:病鱼鳃丝严重失血,鳃丝发白,严重时有絮状菌丝粘附,死亡率极高。

防治方法:

    a. 可选用食盐50克、小苏打50克,混合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0.7克孔雀石绿,放在100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
   
    b. 在10千克水中溶解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浸洗病鱼15--2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能见效。
   
    c. 用0.1ppm浓度的硝酸亚汞和1ppm浓度的呋喃西林粉配制成混合液,浸洗病鱼5--10分钟。
   
    d. 在溶水量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较长时间浸洗鱼体。
   
    e. 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深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3)粘孢子虫性烂鳃

    病原体:粘孢子虫.

    症状:鳃丝会出现许多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点状或胞囊,由小变大破坏鱼鳃,当胞囊一旦破裂,无数个孢子虫进入饲水,重新侵入健康鱼的鳃部,鳃丝失血导致大批死亡,粘孢子虫引起的烂鳃病比较少见。
防治方法:选用三年生枫杨树皮浸泡的汁液,吸取适量,放入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也可选用150克氨水,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
   
三 两种鳃病的探讨

    (1)两种鳃病的相同点
  
    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且鳃丝出现缺损、糜烂、充血、水肿等症状,病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无规律地沉浮。特别是放养的鱼类还没有长至商品规格时,春夏季会频繁出现浮头现象,开动增氧机后鱼又不顶水。
  
   (2)两种鳃病的不同点

    ① 由细菌引起的鳃病

    a. 病原体是粘球菌等致病菌,镜检无寄生虫。

    b. 鳃丝呈暗红色,充血明显,糜烂严重,粘液较少。

    c. 病鱼的鳃盖内表面组织一般会发炎充血,中间部糜烂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d. 多数病鱼无规律浮游,*池边漫游,身体发黑,尤以头部发黑最为明显,一般不跳跃。

    e. 病鱼常伴有赤皮病、肠炎病并发。

    ② 寄生虫引起的鳃病

    a. 病原体是寄生虫,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鳃隐鞭虫、车轮虫、指环虫、中华鳋等。

    b. 鳃丝多为淡红色或鲜红色,水肿明显,大量粘液包裹鳃丝,有时可见鳃丝外有一层白膜。如果是孢子虫寄生,则可在鳃丝上找到孢囊,形如菜籽状、块状。

    c. 病鱼的鳃盖内表面组织一般无损伤,不充血。

    d. 多数病鱼整日浮于水面,常跳跃,体色无明显变化。

   (3)两种鳃病的治疗方法
  
    ① 细菌性鳃病 :应当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消灭水中的病原菌,另一方面杀灭体内致病菌。外用药物有漂****(含氯量30%左右)1克/立方米或“强氯精”0.3克/立方米或“百毒净”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据病情轻重可连续施药2次~3次(间隔1天~2天)。内服药有“鱼菌灵”、呋喃唑酮、“鱼康宝”、“烂鳃灵”等,任选一种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天~5天。直接投入水中也可以,但效果不如口服好。
  
    ② 寄生虫鳃病 :若引起疾病的是鳃隐鞭虫、斜管虫、半眉虫、车轮虫、舌杯虫等,治疗时应选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ppm,全池泼洒或用8ppm的上述合剂浸洗鱼体。使用该合剂治疗鱼病的,应尽量将池中水量计算准确,争取一次治愈。因为硫酸铜的毒性较大,安全浓度的范围较小,若浓度过大将对鱼造成药害,严重时会致死池鱼;若浓度过小又达不到治疗效果,不仅池鱼会继续受疾病影响,而且连续多次使用该药物还会杀灭池水中的部分浮游植物,影响水质。治疗这类疾病也可选用硫酸铜的替代药品,如“鱼苗平”等。小瓜虫病的治疗,可使用辣椒和生姜煎水全池泼洒,效果十分显着。由粘孢子引起的鳃病,可用盐酸左旋米唑按每公斤鱼体重每日2克~4克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5天;用“灭孢灵”内服效果也很好。由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引起的鳃病,可选用“强力杀虫灵”0.2毫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