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鱼是“一门艺术加半门技术”,确实,懂得欣赏的同时,还得有点技术活儿。谁都想养出一缸健康艳丽的鱼儿,但是观赏鱼病是我们养鱼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鱼病要防患于未然,在平时的养殖中,我们要学会观察,用眼睛判断观赏鱼的行为,另外辅以一些水质测试器材是必需的,如温度计、比重计、PH试笔、氨、氮、亚硝酸的水质测定组等。借助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从改善不良的水质环境,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下面是为新手朋友总结的几种孔雀鱼常见病症,以便对新手朋友在开缸时做更深一步的引导。
1.白点病:可以说是观赏鱼最常见的疾病,一般因温度变化而引起。
病因:是换水时温差过大,或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比如加热设备突然损坏,冬季停电等,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症状:体表各处会出现小白点。
治疗方法: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30摄氏度,理论上来说,第三天就应该看得出来病情是否已控制住且白点不再扩散。如果白点持续扩散,就要用治白点药,依照用药指示来下药并控温在摄氏30度,顶多下两次药,白点就应该可以治愈。最后再换水1/3左右,并把温度调回原来温度。
2.水霉病:孔雀鱼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新鱼带菌进入水族箱引起。
病因:新鱼入缸,或体表的伤口引起寄生。
症状:别名口腐病,棉花病,鱼体体表产生白色棉絮状绒毛。食欲不振,欠活泼,不治疗数天即死。
治疗方法:药浴为主,可选用食盐50克、小苏打50克,混合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20分钟。也可选用0.7克孔雀石绿,放在100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深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3.烂尾或烂鳍:
病因:烂尾或烂鳍的产生,不外乎细菌感染,体表寄生虫(例如吸虫类)、攻击行为或降酸过快;需搞清楚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症状:当水质不良,长期处于混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pH值不适宜,以及鱼体吃不饱而相。互厮咬导致细菌感染,致使鱼鳍腐烂。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或用100千克水加入3~5片痢特灵,进行浸洗消毒;或在100千克水中加入5—8片土霉素进行浸洗;或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小时;或用庆大霉素溶液浸洗。此外,必须注意调整水质的酸碱度。
4.蒙眼:
病因:蒙眼大多是因为水质差引起的,污浊的水中各种有害细菌滋生严重,引起感染。
症状:在这样的水中生长,即使身强体壮的鱼种也会被有害细菌入侵患上蒙眼、烂鳍、烂肉、水霉等疾病。
治疗方法:下细菌性(黄药)及体表寄生虫用药,下药两天,第三天换水1/3~1/4。直到症状消失,或者用1%的食盐水浸泡鱼体。需注意有无引起霉菌并发感染。
5.出血病:
病因:一般为病毒感染。
症状: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体质消瘦。
治疗方法: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另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6.碱性病
病因:孔雀鱼适应的中性偏碱水质,但是水质如果呈现极端的碱性时,鱼很容易患此病。
病征:呆滞无神、鱼鳍出现松软无力、色彩变淡。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和pH值适宜。
7.腹水:
病因:为水质的突然恶化,细菌与病毒性感染。
症状:腹水病症状一般表现为,眼球突出、肛门突出发炎、表皮红斑、腹部肿胀有脓液等。
治疗方法:治疗时,采用专业的药水隔离药浴,目前市场上治疗腹水病的药水治愈率还是很高的。预防方面主要注意水质的变化。
8.鱼体黏液:
病因:当水质不良,或因捞捕,运输时造成鱼只受伤及健康状况不佳时轻易感染。
症状:此病又称柱状病,是由柱状屈挠杆菌所引起,体表有粘液或者鳞片脱落,且泛起桔黄色或灰色白色之菌落。
治疗方法:这种病通常发生在饲养密渡过高、缸底排泄物或殘铒过多水质不佳的鱼缸中,在发病的早期可用含有苯氧基乙醇成分的药物来处理。或是以高锰酸钾来洗浴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若是感染严峻已经侵犯到其他器官,最好佐以抗生素治疗。
孔雀鱼的疾病来源主要包括水质变坏、细菌感染、寄生虫、营养不均衡导致鱼体衰弱等几大种情况。平时主要预防水质变坏,少喂食活饵,鱼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一般家庭水族箱放养孔雀鱼,密度都比较大,发现病鱼,最好捞出来单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