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鱼类大观 >> 浏览文章

红肉丫髻鲛

2011-3-18 17:48:00不详 佚名 【字体:

红肉丫髻鲛

学名 Sphyrna lewini    
   
命名者 (Griffith et Smith, 1834)
中文名 红肉丫髻鲛
科中文名 白眼鲛科
科号科名  020 Carcharhinidae
模式种产地 South coast of New Holland [Australia]  大陆名  路氏双髻鲨       
栖息环境  大洋、深海、礁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俗名  红肉双髻、牦头沙、双髻鲨、双过仔       
栖息深度  0 - 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430 cm  经济性 是 
台湾分布 东部、西部、南部、绿岛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型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而粗壮。头前部平扁,两侧特别扩展,形成很宽的锤状突出,状似广阔之丫髻状。吻部短而宽,前缘呈波浪状,中央区显然凹入。眼小,圆形,瞬膜发达。前鼻沟发育完全,位于鼻孔前方内侧。口裂大,弧形;上下颌齿同型,侧扁三角形,齿头倾斜,边缘平滑,不具小齿尖。喷水孔缺如。第一背鳍高大而直立,镰刀形,起点在胸鳍基部中部上方;第二背鳍小而低,起点于臀鳍起点后方;腹鳍后缘平直或稍凹入;臀鳍略大于第二背鳍;胸鳍中大,后缘略凹入;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体背棕色,腹部白色。胸鳍、尾鳍下叶前部、尾鳍上部尖端具黑斑;背鳍上部具黑缘。

栖所生态

栖息于沿岸至外洋性之中表层鱼类,亦常出现于大陆棚或岛棚较深的水域,偶也见于内湾或河口区。幼时常成一大群活动,成鱼则独游或成对巡行。胎生,每胎15-31尾幼鲨。肉食性,以其它软、硬骨鱼类及头足类、甲壳类等底栖生物为食。具攻击性,对人类具有潜在性危险。胎生,一胎可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世界温、热带水域。本省沿岸海域可发现其踪迹。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鱼肉红烧或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