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H&M是快时尚的始作俑者,对于快时尚的含义,安杰智扬营销策划机构创办人安杰认为:“所谓快时尚,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即上货时间快、平价和紧跟时尚潮流。”
一般而言,国际大牌最新款式发布后,ZARA就会进行模仿和整合,其生产的服装在各零售门店上架,最快只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消费者可以只用不到一半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与乔治阿玛尼等国际大牌类似款式的服装。
根据定义,快时尚的对象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25—35岁的消费者,这一消费群体大学毕业不久,收入有限,却热衷于追逐时尚。
不过国内服装品牌恰恰对这一市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美邦服饰内部人士分析,国内服装界目前在25—35岁之间的目标市场上存在空当。雅戈尔、杉杉是国内第一代服装品牌,但近年来也涉猎更多服装之外的能源、金融行业。在服装界崛起的班尼路、真维斯、佐丹奴和美邦、森马,这些品牌面向的是16—22岁的年轻人,竞争非常激烈。40岁以上的服装消费市场,七匹狼、利郎、劲霸间的竞争也达到白热化的状态,如果按照年龄来区分,服装界的一‘头’和一‘尾’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25—35岁之间的人群却是一片空白,这部分人大部分已经走出学校,开始工作,办公室着装的需求还没有充分开发。“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这部分的服装需求,定位于年轻、时尚、商务的上班族。”
对于美邦服饰掘进快时尚市场的举动,安杰认为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举动:“美特斯邦威品牌面向的是16—22岁的消费者,10年过后,这些消费群体年龄增加10岁,收入增加,品位提升,不可能再穿面向学生族的服装,美邦服饰要继续抓住并且迎合这一部分消费者,必须推出更加时尚、更有设计含量的产品。”
叫板ZARA和H&M
美邦服饰在紧追ZARA与H&M的步伐。据了解,“Me&City”品牌从工厂生产到门店上架最快只要20~30天时间;在紧跟和引导时尚潮流方面,“Me&City”有50~60人的设计团队,设计人员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等,过去一年已经设计出4000~5000款式。在价格方面,“Me&City”80%的产品价格区间在79~799元之间。
与H&M、ZARA如出一辙的是,“Me&City”过去一年开出的都是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店。业内人士介绍:“H&M、ZARA的产品众多,有商务系列,有青年系列,种类繁多,就像日本的料理,食物装了很多盘子,但是每个盘子放的分量都比较少,消费者可以自由搭配,这需要大面积的店铺才能完全展示所有产品。”“Me&City”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开出的旗舰店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事实上,截至2009年10月底,“Me&City”在全国已经开出了68家直营店,大多数门店的面积都超过1000平方米。
美邦服饰在国内快时尚市场的争夺中,并不仅仅是参照H&M、ZARA,在开店策略上,除北京、上海以及省会城市之外,“Me&City”的直营店还渗透到广西百色这样的二、三线城市,而H&M、ZARA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力量强大,在偏远的二、三线城市却是空白。
行业人士分析,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力并不弱,国内不少服装品牌正是有效挖掘二、三线市场获得成功的,“Me&City”希望通过在百色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开设直营店,摸索出可行的盈利模式,为1~2年后在国内其他地区启动加盟商战略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