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古老国度,而印度的女子似乎天生就有着一种冶艳风情,特别是她们身着艳丽生姿的印度传统服饰纱丽时,千般美丽、万种风情就那样自然而然的在她们身上显现出来。
印度传统服饰纱丽
印度传统服饰纱丽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的情结,因为“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纱丽对于印度女性,就如旗袍于中国女性,和服于日本女性。在印度,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街头,还是幽静僻远的乡村,随处可见飘逸艳丽的纱丽在印度女性身上摇曳生姿。
根据印度国家博物馆的相关介绍,纱丽这种颇具民族特色的印度传统服饰,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曾提到过它。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也能经常见到身披纱丽的女性形象。
在印度的民间传说里,纱丽是由印度的一位织布能手发明的。他在长期织布与裁剪过程中﹐根据长期观察女性体态的经验,经历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这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简单又不费一针一线的美丽服饰。
纱丽的迷人之处,恰在于简单随意的背后,是美的恣意和包容。无论高矮,还是胖瘦,纱丽都以它无可比拟的神奇掩饰了缺憾,凸现出优点,重塑独属女性的美丽和风情。它以从头到脚的包裹和遮掩,强化了美的欲望,以飘逸的轻纱和五彩的褶绉,衬托出女性的含蓄之美,又以胳臂和腰部的坦然裸露,贴身衣料的滑畅婀娜,“欲说还羞”地传递着多姿的线条诱惑。
印度传统服饰纱丽
可就是如此风情万种的纱丽一度受到被埋没的威胁。两千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大军侵入印度时,对这种“奇怪的服饰”很有意见。对于这样一位习惯于斯巴达式节俭生活的帝王来说,大概觉得把六七米长的布披在身上太过浪费,所以他一度发起“服装改良”的运动。幸运的是,他失败了,印度妇女仍旧穿着她们偏爱的印度传统服饰纱丽,并将这种传统的美丽坚持了几千年之久直到今日。
在英国对印度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中,英语和英式生活在印度大行其道,大多数印度男子也早已改穿西装了。然而,印度女性的穿衣之道却一如当初,美丽妖娆的纱丽依旧摇曳在大街小巷。如今,即使国际化流行趋势日益趋同,印度女性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特的美丽。无论时装设计大师如何挖空心思,无论现代流行服饰如何花样翻新,却都无法动摇印度女性对纱丽的偏爱。
有意思的是,时尚的风没有同化印度女性,反而是源远流长了5000年的纱丽使得时尚放下架子,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纱丽这种富有神韵的古老美丽融入他们的创意之中。天竺天则是根据中国女性的特点,将印巴服饰的元素融于设计,打造出“瓦纱丽”印巴风情服饰品牌。
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纱丽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散发着无可比拟的美丽。而时尚的风潮必将让这古老,带着浓厚异域民族风情的印度传统服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美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