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服饰文化 >> 浏览文章

历届奥运的服装时尚变迁

2011-8-13 23:09:03本站综合 佚名 【字体:

  

  奥运会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到2008年将完成112年的轮回。112年的岁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从最开始的蒙昧到如今科技主导世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之一就是“科技奥运”。在有关奥运的科技中,奥运服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为奥运健儿提高成绩助一臂之力,本身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向人们展示时代之美。从古代奥运会赤身的健美到现今绚烂颜色装扮的健儿,服装的更替代表着时代的进步,这进步是一个改善的过程,这进步也是从一个旧时代的时尚到新时尚的过程。在今天的奥运论坛中,我们关注的就是奥运的服装时尚变迁。

  在现代,那些时髦的运动员穿着各式各样的漂亮服装。在古代,运动员们都是男性,他们除了涂上一层橄榄油,是赤裸着身体参加竞技的。

  据说,最初的古代奥运会运动员是披着兽皮比赛的。在一次比赛中,一身披狮子皮的选手,不慎将狮子皮脱落到地上,顿时赤身裸体,可他最后依然击败了对手。在这次意外的“事故”中,人们发现裸体更能体现肌肉的健美,领略到了一种特殊的魅力,于是规定以后一律进行赤身比赛。

  赤身运动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独到之处。古希腊历史上所说的“力的时代”就是指这一时期。当时,肌肉发达被人们公认为是美的象征。

  从古代奥运会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召开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而1900年的第二届巴黎奥运会则有了另一个巨大的突破,在本届奥运会中首次出现了女运动员的身影,而且在本届奥运会的海报上,女性也成了主体。这是女性的奥林匹克初体验,一登场便以婀娜的姿态吸引了观众的关注,虽然在本次奥运会上,女性的参与多少有些强行挤入的味道,但是一个好的开端从此开始,女性的加入也使奥林匹克大家庭变的完整起来。本届奥运会的服装没有太大的改变,样式简单,就女运动员的服装来看,虽然能够体现出女性的婀娜,但是密不透风的式样实在是让人够受的。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处于二战前夜的德国尽情地展示了它的“光辉形象”。除了比赛中的骄人成绩,还有那些身着质地讲究运动服装的德国运动员。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富人的聚会,因为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会置办平时派不上用场的运动服装。

  在本届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服装与当下的运动服饰对比区别已经不大,尤其是在短跑等项目上,“跨栏儿背心”与现在的短跑服装几乎没有区别,当然不包括个别运动员的别出心裁的选择。只是短裤稍长,有些像现在的足球运动服,想来当时大家的速度较慢,还没考虑到风力的影响吧。

  从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始,运动服装以时尚的状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时候,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比较富裕和彩色视觉时代的前夜。

  此时,适合制作运动服装的新材料也层出不穷,此时,人们对运动服装也开始有了新的理解,认为它是一种时髦,一种区别于一般服装的,更前卫、更青春、更能招来异性眼光的时尚。自那个时候起,身着运动服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开始在世界的大街小巷中出现。

  尽管不能认定东京奥运会是奥运新时尚的开端,但它给服装世界带来的清新之风是历久难忘的。

  在送走了上个世纪之后,随着奥运TOP计划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赞助商走进了奥运大家庭,这其中,就有诸如“阿迪达斯”、“李宁”等著名品牌,在他们的设计下,奥运服装开始不仅仅考虑外在的美观,功能性成了另一个标准,把衣服做的漂亮这已经成为一个尝试性问题。运动服饰又呈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休闲。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服装的价格也持续上涨,但昂贵的价格却无法阻止那些追求体育时尚的人们把手一次次伸向自己的腰包。在世界各地的体育用品商店里,男女老少,摩肩接踵。成百上千的运动服饰畅销的一塌糊涂。
  回顾了奥运会历史上的时装变迁,我们接下来要注意的就是我们中国的时尚美丽——

  1984年我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在本次奥运会上的服装设计上我国也紧跟了当时的潮流,但这个时期的奥运服装,在外观上大都有些拘谨,像是古代侠客的劲装。本届奥运会上比较漂亮的是女排服装,虽然在颜色上依旧显得过于保守,但是整体设计和现在相比已经区别不大,尤其是短裤,甚至比现在的女排着装还要性感。在当时,奥运服装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面料,由于当时纺织行业的落后,全世界运动服的面料都不是很适合大运动量的运动员穿着。

  1988到1992年,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直接体现在奥运服装上的变化就是,越来越接近时尚美观。在这段时期,运动服在国内成为众多人的最爱。甚至各个学校也都把运动服作为校服。这阶段运动服饰在中国的变革是稳步而迅速的,完成了从开始的拘谨到宽松得体的转变。完成了从单一颜色到主颜色与装饰颜色完美结合的转变。并且开始宽松大方起来。红黄相间的颜色也在以后的奥运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延续。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再次实现了一次腾飞。

  从这两届奥运代表团的服装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红黄相间的颜色与国旗形成了极大的呼应。而这两种颜色也是中国历久不变的流行颜色,在图案设计上,本届奥运服装也尽可能体现了民族特色,特别是在2000年奥运会上,运动服上红黄相间的火龙几乎成了当年最为流行的标志,奥运结束后,几乎大街小巷都能看见照此仿制的服装。

  雅典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百年轮回。中国运动员的服饰设计也有了新的进步。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装名为“锦绣中华”,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织锦缎”,将红色与蓝色的渐变巧妙地结合了国旗红和雅典蓝,宛如红日升腾于碧蓝的海面。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服装设计中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降温背心。它能起到热环境下保存体能的作用。

  回顾了中国奥运代表团服装的时尚变迁后,我们把眼光放远,看看奥运历史上的一些服饰趣闻。现在正式比赛的网球服都是白色的,这其中亦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传,当年,路易十世看中了自己的女厨师,一天,他潜入厨房,企图威逼女厨师就范,但这位女厨师坚决不从,猛地把路易十世推进面粉桶里。从面粉桶里爬出后路易十世惊慌失措地来到网球场,装模作样地打起网球来。由于他的衣服上沾满了白色的面粉,善于逢迎的朝臣们还以为这是国王倡导的一种新穿着,便纷纷仿效,久而久之,便成为网球场上的一种特殊颜色。

  著名世界花样滑冰巨星索尼娅•海妮,曾取得十次世界冠军和三次冬奥会冠军。而历史记载她还有一个原因:她创造性地将花样滑冰的服装由长裙变成了短裙。 

  上世纪初,花样滑冰还是一个冬季室外冰上项目,为抵御寒冷的天气,服装比较笨重,女选手长裙直达脚面;到了20年代,索尼娅•海妮对女子服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改革,将裙子提高到膝部。这一惊人的创举,对女子单人滑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体操女皇霍尔金娜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深了。虽然她遗憾地告别了雅典奥运会,但她的美丽肯定会在长久的时间里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除了美丽之外,这位冰美人显然个性十足。在个人项目比赛中,她永远不会穿的红红绿绿,永远的黑白双色服装和一头绚目的金发是她永远的标签。

  现在好多体育项目做出统一着装的规定,把许多希望张显个性的运动员逼得只能在头发和身体上做文章,苦不堪言。好在奥运会还有些项目,甚至是集体项目都还没有做出类似的要求。比如游泳项目的接力赛,四位同一国家的选手穿着不同的泳衣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说到游泳,话可就多了。据说在古奥运会时人们比赛是不穿衣服的,游泳因为运动自身的特殊性,大概是最有可能接近这个古老传统的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也做到了。姑且不说比赛的精彩程度,看着一群接近全裸身材nice的男人在碧波池里拼杀就已经是一件很性感的事情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的鲨鱼皮泳衣虽然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但却严重损害了登徒子看游泳比赛的热情。好在事情在本届有了一个令人欣喜的转机,鲨鱼皮泳衣并非人人适用,大部分的男选手选择只穿泳裤。

  许多项目为了上座率和电视转播拿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比如乒乓球的7盘4胜制和11分制,比如排球的两次固定暂停。除了技术,改革也涉及到了服装领域。还是说排球,几年前国际排球联合会曾经试图让女运动员们穿的更性感一些,但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抵制。当时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认为,穿着暴露对于亚洲选手来说实在是不雅观,因为亚洲选手的身材普遍不好。当然这么认为的肯定不包括意大利女排。在她们国内的联赛上,对着装的要求不严格,有一次竟然还有几名运动员穿比基尼上场,在男球迷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她们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服装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

  奥运会不止是展示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还要展示人类的不屈和美丽。服装不是万能的,但它有时的确可以创造奇迹。

文章录入:(enjoyag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