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环球风情 >> 浏览文章

英格兰小镇之旅

2011-3-18 21:51:33不详 佚名 【字体:

  一、 哈洛小镇:知更鸟在歌唱

  在伦敦西北,上M11高速公路,开大约40分钟,然后转到M414,再驾驶10分钟,就到了哈洛小镇(Harlow)。一位英国摄影家安德森就住在这里。他刚结束在印度整整一年的拍摄生活,回到家中休整。

  在这次伦敦时装周上,我和这位老朋友又并肩作战了。整整一周60场时装秀的紧张拍摄完毕,他热情地邀请我在他家小住一段时间。

  在那段日子里,这里成了摄影家们聚会的场所。来自伦敦和巴黎的一些摄影师们分别过来了,说着自己在世界各地拍摄时的趣事,相互探讨影艺,这真是件奇妙的事。

  居住在哈洛,我觉得十分舒适,与大自然十分接近。一个雨后的清晨,在房子后面足有200平方米的后院里,被草丛窸窸窣窣声音吸引着,我看见有一只、两只……三只松鼠跳了出来,在草地上觅食!

  那种松鼠比中国松鼠的尾巴更大些,更毛绒绒一些。

  还有一天,那里我看到一只知更鸟(Robin)在门口跳跃着。 在那些英国诗歌中经常提到的知更鸟,被称为“歌唱之鸟”和“天使的歌唱”。在我亲眼看到之后,觉得它蓝绿色的身体,尖尖的黄嘴几乎有它一半身体那么长,样子的确显得小巧而可爱。由于隔着客厅的玻璃,我很想听到它啄食的声响,但我又怕一打开窗户,惊跑了它,只好静静地看着它欢快的样子,心中回荡着知更鸟在窗外无声的歌唱。

  与旅居伦敦相比,住在小镇还是有着一些的区别的。我每年要在伦敦摄政公园(Regent ’s Park )旁的高尚住宅区里住上一段时间。在我的窗外,就是那条伦敦运河,深碧的水,有一些游船静泊在河边,一座又一座石拱桥上,碎石路面长满青苔,不时有骑着自行车的青年从桥上冲下。这种都市里的田园风光令人神往。

  相比之下,小镇有着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在小镇的人们也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

  我常去到哈洛镇上的图书馆里去读书,很留意看《Poetry Review》,这是一本英国的诗刊,有评论,还有不少新作。在阅读和写作中,常常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图书馆外摆放着一些雕塑作品,是罗丹的原作,安德森介绍说这是他已故母亲做的最为自豪的事情。

  四周静而有些寒意。我在读书的空隙,会漫步在屋外草地上感受宁静。只有在这样的英国秋天,才能完全不被干扰地读书和写诗。

  而在午后,我们驱车去看周边的乡村风光。公路两旁有着各式各样的房子,没有一幢是相同的,甚至连房子的样式,窗户的风格迥然不同,令人目不暇接。

  这是满目充盈着绿色的英格兰之秋,在碧水、绿地和在我们的车窗外一起疾飞的小鸟身上,我听到了久违的乡间的声音。

  安德森的父亲荷克也和我们住在一起。他78岁了,精神矍铄,退休前是牛津大学的教授, 3个月前他还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从伦敦出发,到纽约——洛杉矶——东京——香港——曼谷——新德里——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最后还到都柏林去与一位60岁的单身女士会面。安德森在说起这事时也觉得他老爹够浪漫的。

  有一天荷克先生在牛津大学的一位同事携夫人来看望他,畅谈之后我们一起到乡村的一家Pub共进午餐,那里以各种甜点出名。那天我点了一种英国的布丁,很甜,即使是喜爱吃甜食的中国江浙人,也会觉得甜过了头。当然价格很合理,每人平均才15英镑。

  在小镇生活,我们经常自己做饭吃。我比较喜欢吃鹿肉(Venison),涂上蔓越桔酱(Cranberry),十分美味,在寒意浓重的深秋可以补充很多热量。

  说起来也奇怪,我走遍了欧洲的几十个国家,关于美食的不少记忆都与小镇有关。也许只有在那些幽静的地方,尘嚣在后,心平如镜,才有完全放松的心境来品尝佳肴。存留在齿间的美味如同保留在心间的美景一样,因慢慢地品味而记忆恒久。

  二、 绍德森小镇:海边少女

  在英格兰的东部沿岸,有着英格兰最古老的教堂,伊丽莎白时代的乡村民居,和中世纪

  时代的村落,数以万计的猎鸟飞翔在漫长的宁静海岸线上。

  英格兰少女珍妮(Jane),就住在东部海滨小镇绍德森(Southern-on-sea)。她今年17岁,还是一个高中学生。

  和许多上班族一样,珍妮每天坐火车往返在伦敦和小镇之间,每次她从伦敦利物浦车站,要坐近1个小时的车才能回家。

  她的父亲是一所屠宰场的老板,家庭相当富裕。她自己在一家舞蹈学校当兼职教员,业余学习服装设计,在几场表演的穿梭巴士上,我看到她在一个速写本上,将一些款式勾勒下来。她说,明年她要跟随一个老设计师Zdrens学习设计,还设立了自己的网页。尽管她年纪很小,但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

  在时装周新闻中心传图片的空隙,我终于有时间看珍妮的网页,里面的照片十分成熟性感。也许几年之内,她就能成为一名有才华的设计师,甚至举办个人服装发布会。

  有一次在一场表演结束后,我和其它记者拥到后台去采访设计师,出来时发现错过了穿梭巴士,珍妮也刚出来,我们想打的士赶往下一场,但等了10分钟也没车。这时珍妮看到了组委会的一辆小车出来,她灵机一动,上前去和那位司机交谈。结果那小伙子十分爽快地将我们送到下一站。

  后来好几次,都是小伙子送我们,那辆车简直成了我们的专车。珍妮在车上和这位西班牙帅哥谈得十分投机,以至于有一场我们没有坐“专车”,刚坐在穿梭巴士上,珍妮的手机就响了,她接电话后,我听她大声地说了一句:“You said you love me ?(你说你爱我?)”

  在时装周结束后,我和安德森去她的小镇给她拍一些照片。拍摄时她从没有接受过专业摄影师的拍摄,但表现还相当不错。因为她毕竟学过舞蹈,有较好的功底,在海边拍摄时,风很大,但她精神十分饱满。空旷的海滩上偶尔走过几个当地的老人,坐在不远处的石头上聊天,也不回头看我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拍摄完毕,傍晚开车在崎岖的乡间公路上,不停地上坡下坡,车速还不减,持续有一个多小时都是这样的丘陵地带,相当惊险。由于我们中午忙着拍照片,顾不上吃饭,我的朋友边开车边不停地嚼着糖,毕竟这样的工作很费神。

  车灯不时在飞驰而过的树林上划过,让人有些恍惚,旅途遥远,哪里是我们的下一个小镇?

  三、 从剑桥到伊利:阳光与钟声的交响

  我在英国剑桥旅居时,常在这里散步、阅读和写作,流连于自然的美景之中,让人心静如水。

  在剑河(the River of Cam)旁,我正欣赏和拍摄着秋色,一位中国小姑娘走到我的面前。我对她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她说自己的英文名叫Nancy Chen, 家在上海,在Regional College 读书,原来的中国同学还不知道她已到英国。她每学年的学费是7000多镑,她现在寄宿在别人家里,每月交300镑,但吃的不好,她准备去找学生公寓,费用可以便宜些,人也自由一些。

  尽管刚到英国的初冬,我看到她已戴上一顶绒线帽,神情有些黯然。她说将来大学不一定在剑桥读,这里考试要求太严,有时觉得太苦。我不知道,每年有八千中国学子负笈英伦,她的这种感受是否普遍。

  在剑桥集市上,我遇到一个16岁的名叫吉胡阿依的彝族小姑娘。中午时分,她在集市上闲逛,与一个英国老板在聊天。她不太会说普通话,她告诉我她家在大凉山,今年初靠姑妈的关系,移民到英国,目前在剑桥的一个学校读书。

  在我拍下来的这一瞬间,她笑得十分灿烂。我将这张反转片用幻灯机投影到墙上,看着这个年轻的移民轻松的表情,想象着她将会有怎样的未来?

  从剑桥往西北行,大约100公里,到了一个秀丽的小城——斯坦福(Stamford),它和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有一样的名字。一条碧蓝碧蓝的小河,在午后的阳光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小镇对我而言,意味着静谧、自然、祥和与诗意,还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不为更多的人所知。我就是那个痴迷的探索者,在阳光下感受安静,倾听飞鸟振翅的微响,看着小孩在河水的反光中,伸直了两臂,从小河的石桩上亦惊亦喜走过,水鸟就在她的头顶上飞过……这样的生活我愿意重复一万次。

  斯坦福还有一座红树桥,这是让我迷醉的一个地方。红树、黄昏斜照的光,桥洞下三只飞翔的鸟,还有一只刚刚飞到桥面之上,仿佛可以听到鸟振动翅膀的声音。白鸟轻盈,古桥色调沉郁,小镇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色阶。

  小镇也是安全的。斯坦福的小河边,电线杆上依然装着摄像头(CCTV),这是“中央控制电视系统”的缩写,在英国的许多地方都装着这样的电视眼,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在旋转着,特别是在小镇的小路口两端都有这样的眼睛,这大概也是英国社会整体治安较好的一个原因,至少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现场记录。

  从斯坦福往东南行70多公里,就到了伊利(Ely)。这是一个人口不足1万人的小镇。十分安静、整洁。这里运河与河流交错,城市仿佛就建在一个岛上。从车站前的车站路,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大教堂,步行大约15分钟,就可走到这座7世纪建成的大教堂,这座教堂气势恢宏,高高的尖顶直插云霄,这里因此被称为“离天国最近的地方”。每隔15分钟,就有教堂钟声轻轻地传来,在空中久久回荡着,令人沉醉。

  四、 索尔斯伯里:神奇巨石阵

  我每年在英国小镇闲居一段时间,饱览海滨、山林、古堡和庄园的壮丽景色,小镇之美往往真实、甜美如梦境。

  美妙的感受总是如期来临,秋天的尽头就是小镇的静美之处,那是不是乡间的天堂?

  巨石阵(Stonehenge)就位于伦敦西南120公里的索尔斯伯里(Salisbury)小镇的郊外。超过4000年历史的石柱群,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为什么一圈一圈地分布,又在这荒野上竖立了这么多的巨石?石柱究竟是什么意思?

  虽然石柱群的规模并不太庞大,但据考证,部分石柱来自385公里外的威尔士(Wales),最大的两块则来自30公里远的地方。以数千年的科技水平来说,这项工程要面对的困难很多。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石柱群是在公元前3100到公元1200年这段时间里,分五个阶段建成的。石柱群用于宗教仪式,但具体情况也就无法猜测。

  以前游人可以触摸这些巨石,如今石柱群四周用绳索围起来,让人只能近距离地观望和遐想。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遗迹之一,巨石阵立在索尔兹伯里大平原绵延的白垩纪地质区。它是一个谜一般神秘的地方,而且直立起来以圆形排列,必须具有某种史前社群文化或者领土上的象征意义。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巨石群坐落在5个史前部落附近,还有庆典和家用建筑的遗迹。附近发现的史前遗迹还包括古坟-新石器与青铜器时代人类的埋葬点,以及凯尔特人在农田与牧场所做的特殊矩形标记。

  这圆形石柱群在当年的用途引起许多争议,目前还没有一个的结论:或许它是一个夏至与冬至宗教庆典的中心,那时候正好有一排直列对准太阳和月亮;也有一个说法指出它是一个巨大的天文石历。年代稍晚以后,增加了一条2英里的大道,正好通往埃文河的方向,它标志出夏至的日出位置。有80个青石,则是从南威尔士省的普瑞斯利山被搬运了240英里而来,其中有的石头重达2吨。更晚些时间之后,三石牌坊式的盖法(在两个直立的石头上方堆一块石头)又被加入石柱群的中心地带。巨石阵现在成为再度复兴的德鲁伊特教派祭典的中心,好几千人会前来参加这里的夏至仪式。

  巨石阵,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

  我的目光从巨石阵上移开,往南看去,是秋天的金色原野,层次丰富,远处的原野和近处的羊群构成了英格兰田野的抒情诗。宽广、辽远、凝重,偶尔在田间小路上闯入的一辆汽车,在不动声色地告之一个外部世界的存在。

  五、坚果比赛和老式飞机展:玩的就是格调

  英格兰的许多小镇都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和活动。

  在靠近昂德尔(Oundle),一个叫阿西顿格林(Green of Ashton)的乡村,我拍摄了第36届国际坚果锦标赛(Conker Championship),这是每年一届的比赛。本次共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匈牙利、波兰、新西兰、加拿大和美国的400多位选手参加。

  比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分为两人一组,各手持用皮绳穿着的一颗坚果(这种坚果又叫七叶树的果实,有点像我们吃的大板栗,但这种坚果不能吃),轮流击打,以击碎对方的坚果为胜。

  这是一种独特的比赛,首先是参赛人员的服装奇特。从二战时期的军服到修女服应有尽有。

  另外,参加的选手身体条件各异。有一位盲女在助手的帮助下,也来参加比赛。她不断用力将手中的坚果击向对方,当然基本上是打不中的,但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赛分成年男子组、成年女子组、少年组和儿童组等四个组别。童年组的比赛尤其有趣。有时双方连续数十次都可能击不到对方的坚果。这样就只能以净击中数来决定胜负。

  从17世纪起这种游戏在英国就广为流传,1964年在此设立了国际锦标赛,今年男子组的冠军可获得总价值为2000英镑的奖品。

  在那个英国之秋,乡间的坚果比赛,敲打出英国的秋天。这样的游戏带着树间独特的光影,让人回到孩提时代。

  而后,我在达克斯福德(Duxford)小镇参观的老式飞机航展更加引人入胜。在Duxford的军事博物馆,一批在二战时期的老式战斗机依然可以在蓝天里,盘旋翻滚,表演各种特技,55 年前的风云再现。

  我问一位飞行员,一架飞机价值多少时,他说,这些飞机都是由私人收藏,大多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为此价值就很难说。也许都是无价之宝吧。

  这样的坚果比赛和老式飞机展,玩的就是格调。这正是小镇含而不露的气质,富裕而优雅。

  在英国,到处是历史和文物,在好些小镇上,现在还有烧煤气的路灯,在街角处随便就可以看到一块铜牌,上面告诉你这座房子建于1756年,并简要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让人顿生思古之情。

  在夕阳中的小镇公园,我发现有一对老人在板栗树下,用脚踩去板栗外的壳,然后去捡拾地上的板栗,那老人指着手中的满满一袋板栗,面露喜色。这恰恰是在昂贵的物价中,英国平民闲适生活的写照。

  六、遥远的小镇:在海那边

  深秋时分,我来到怀特岛(Isle of Wight)静养。这座位于英国南部的岛屿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一生钟爱的地方。在岛上的期间,我看不到一个东方人,到这里来的大多是一些来自西欧各国的一些中老年夫妇,他们银灰的头发在岛上到处闪耀。与我相遇的瞬间,彼此都会热情地问好。在这样的情景中,我禁不住会沉浸在特别的情绪之中——平和、宁静、还有一些对于自己未来的遥想。

  站在怀特岛海滨小镇香克林(Shanklin)的山崖上,在此体会英国传统名著中所描绘的呼啸海风,最为真切。宽阔的海面涌起如此激情的波涛,它们仿佛不是从海的远方,而是从历史的远方急速涌来,一浪高过一浪……

  在山边路旁的一张长椅上,一对老人一个拿着望远镜在眺望海面,另一个端着相机在拍摄。他们在天涯海角,形影相随,还不时回过头地微笑地看着对方。路旁有很多开得灿烂的花,一团团簇拥在一起。在这样的野外,花语热烈,用我熟悉的姿态和语言,向我致意。

  我的旅馆就在悬崖之上。窗外就是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

  在写作的间隙,我的目光从桌上的航船模型,移到窗外。想起小时候夏天的星空下,父亲给我讲他的航海生涯,讲起海员在海上用六分仪测定船的位置。那就是我心里最早的远方和远方之水。

  我想起早期摄影史上杰出的女摄影家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也曾居住在怀特岛上。传记作家格拉翰(Janet Graham)为卡梅隆所写的传记是这样开篇的:"1860年夏天,到英国怀特岛度假的人,常会在淡水湾散步时,遇见卡梅隆这位奇人而大吃一惊。她是个矮胖的中年妇人,脸上、手上、鲜红天鹅绒的衣服上,都沾满刺鼻的显影液黑斑点。她会突然从花丛背后伸出头来,用沙哑的声音命令:请进,来个仪容不朽吧!"

  这位老妇人用相机,拍摄出了史无前例的优秀人像作品。她把家中放煤的屋子改成暗室;把装有玻璃窗的养鸡棚改成摄影间,并在她的著作《玻璃屋手记》记下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及发生的趣事。 

  我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影像,柔和而焦点略为有些虚,但并不妨碍对人物内心的记录。历史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也极钟爱这个小岛,并最终在岛上的奥斯博恩庄园(Osborne House)中结束了自己长达82年的生命。

  维多利亚女王钟爱的奥斯博恩庄园,是由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设计的一座意大利式建筑。女王从小时候起,岛上的诺里斯城堡去玩耍。她对这片充满幸福回忆的土地的爱至死不渝。

  位于East Cows小镇的这座庄园里,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细石地面上穿插着一些草坪和花坛,还有一些雕塑,一幢三层楼的意大利式建筑,华丽的房间装饰,让我们对过去的皇家隐秘生活有了匆匆一瞥。在庄园里的维多利亚花园(Victorian Walled Garden)和瑞士小屋(Swiss Cottage)则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在那一刻,我明白,如同对于一个人一样,对于一个地方的挚爱,也是永恒的。当他们有了这样的挚爱之地后,他们一生都会因此宁静而幸福。

  英国小镇旅游小贴士——

  1.交通:从北京、上海、香港每天都有频密的航班前往英国首都伦敦,直航飞机航程约11小时,转机的则需要16至24小时不等。

  2.旅游服务:英国旅游中心(British Travel Centre)位于 12 Lower Street, 在地铁 Piccadilly 及Bakerloo线的Piccadilly Circus站下车,出站步行约5分钟即到,这里备有英国各地旅游咨讯,并可提供铁路、旅游巴士的订票服务。

  3.前往小镇:前往剑桥,可在伦敦维多利亚长途汽车站搭乘巴士前往,车程约2小时;在伦敦利物浦街(Liverpool Street)火车站也有列车前往,车程1小时20分钟。

  前往英格兰其他的小镇,均可乘坐长途汽车。当然也可租车,自驾前往。自驾车的前提是要有国际驾照,并能适应英国的行驶规则。这时最好的情况是有当地朋友陪同。

  前往怀特岛:该海岛宽22公里,长40公里,海岸线富于变化,沙滩美丽动人。从英国朴茨茅斯坐船到怀特岛的莱德(Ryde),约半小时,船票在6英镑。也可从南汉普敦(Southampton)坐船到怀特岛的East Cows,约40分钟,船票为7英镑。另外,从法国、西班牙也都有航班过来。

  4.住宿:在各个小镇的住宿选择余地较大,价格还不算太贵,一般的B&B(带早餐的小型旅馆)在30英镑左右,其实房间条件不错,卫浴设备齐全,早上还有一顿很丰盛的英式早餐,相当美味!

  5.购物:除了用心去感受小镇的美之外,购物也有不少选择。在诺丁汉以西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德比(Derby)的小镇,这里是英国著名的瓷都。我参观了这个瓷器的作坊,花8英镑买了一个Rice Bowl(饭碗),它外面是深蓝色,里面绘着素雅的图案,像是海藻的图案,拿上去沉甸甸的,用手指轻轻敲敲,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尽管它叫Rice Bowl,只是我舍不得用它来盛饭,因为它实在太可爱了。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