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马来西亚

2011-8-19 16:48:58不详 【字体:

摘要

马来西亚(马来文:Malaysia、爪夷文:******),东南亚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十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面积有329847平方公里,首都为吉隆坡,政治中心则位于布城。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之间有南中国海相隔着: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接壤;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马来西亚 国名由来

     马来在马来语里意思是“黄金”,马来西亚意即黄金国。

马来西亚 基本资料

    

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

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选择这一天作为全国“灾难意识日”,是因为马来西亚过去在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灾难的袭击。1996年这一天,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遭受强烈热带风暴袭击,有100多人死亡,许多房屋和财产被毁;2004年12月26日,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等州部分地区遭到印度洋海啸袭击,共有60多人死亡。)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徽上还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14。

国花:木槿 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赛义德·普特拉·贾马卢莱尔(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选为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 (Abdu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连任。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20多万。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达466米,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来座。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马来西亚 简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马来西亚 自然地理

    

自然资源

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及锡的出产国,也是优质热带硬木、石及天然气的重要出产国;此外,还盛产可可、胡椒、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渔业资源也丰常丰富,除各种鱼类外,马来西亚海岸还产龙虾。

气候

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29℃之间,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马来西亚东海岸和东马,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5月和10月又十分炎热,西马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2500毫米,东马在3000毫米以上。6—7月降雨量最少,8—9月和10—12月降雨量最多。

人口

2500多万(2005年12月)。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华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组图:马六甲的唐人街

马来西亚 经济

    

吉隆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双塔高层楼宇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后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 27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货币:林吉特。

20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一度下滑,后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等措施,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近年来,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取得较快增长。巴达维上任后,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着力控制财政赤字,取消了一批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将重点转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带动乡村发展。积极推动消费和投资,把私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支柱。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事业,实现经济多元化。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2004年锡产量为3500吨。截至2004年1月1日,马来西亚原油储量48.4亿桶;天然气储量87万亿立方英尺。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工业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04年制造业产值(按1987年不变价格)估计为788.28亿林吉特,增长10.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就业人数306.45万,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8%。

 

矿业

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2004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175.28亿林吉特,增长5%。

 

农牧渔林业

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60%。2004年农、牧、渔、林业总产值估计为206.93亿林吉特,增长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

 

服务业

 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2004年服务业增长6%,就业人数约508.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9.96%,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自1996年设立“多媒体超级走廊”以来,创造了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截至2004年8月,多媒体超级走廊内1106家注册公司销售收入约60亿林吉特。

马来西亚 传统节日

     马来西亚马拉西亚国家回教堂

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春节、花卉节、国庆节、哈吉节、屠妖节、圣诞节、圣纪年、“五·一”节 、卫塞节、 最高元首 (在任)诞辰。此外,还有联邦日、风筝节、丰收节、槟城国际龙舟节、马来西亚节、中秋节、马六甲嘉年华会、回历新年、巴兰水节等。

每年3月19日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行政中心普特拉贾亚举行国际热气球节,来自多个国家的热气球爱好者参加此次活动,展示了各自精心制作的热气球

马来西亚 行政区划

     马来西亚马拉西亚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马来西亚 政治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从马来西亚9个州的世袭苏丹中选举产生,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同意解散国会等权力,任期五年。统治者会议由柔佛等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等四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九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对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凡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法律,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每次开会时,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在旁协助。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但实权在内阁手里。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长期执政,马来人主导政权,政局稳定。1997年金融危机和安瓦尔事件曾对马政局造成冲击。1999年第十届全国大选中,国阵虽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席,但在马来人中支持率有所下降;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势力上升,在吉兰丹和丁加奴两州执政。“9·11事件”后,伊斯兰教党的极端宗教色彩受到质疑,处境被动。国阵在三次地方补选中获胜,凝聚力增强,执政地位得到巩固。

2003年10月31日,马哈蒂尔辞去党政职务,巴达维接任马来西亚第五位总理及国阵、巫统主席,政权平稳过渡。巴达维延续马哈蒂尔既定的内外政策,同时加强政府机构整顿和廉政建设,强调全民分享政治权力和经济发展成果,受到民众普遍欢迎和支持。

2004年3月,马来西亚提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国阵创下历届大选最好战绩,赢得219个国会议席中的199席和505个州议席中的452席。巴达维蝉联总理,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宪法

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苏丹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05年1月,马议会再次通过修宪法案,决定将各州的水供事务管理权和文化遗产管理权移交中央政府。

 

统治者会议

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丁加奴、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州、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协助会议召开。

 

议会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

也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2003年5月,国会通过重新划分国会和州议会选区的动议,国会下议院议席从194增至219个,除沙捞越以外的12个州议席从422增至505个。议员任期5年。本届国会于2004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后组成。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拥有199席,超过议席总数的90%。反对党拥有19席,其中民主行动党12席,伊斯兰教党6席,国民公正党1席。无党派独立人士1席。下议院议长坦·斯里·拉姆利·雅·塔利布(Tan Sri RAMLI Ngah Talib),2004年11月22日任职。上议院有70名议员,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上议院议长坦·斯里·阿卜杜尔·哈密德(Tan Sri Dr. ABDUL HAMID bin Pawanteh),2003年7月7日任职。

最高法院于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1994年6月改名为联邦法院。设有马来亚高级法院(负责西马)和婆罗州高级法院(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和伊斯兰教法庭。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坦·斯里·达图·斯里·艾哈迈德·法鲁兹(Tan sri Dato’ Sri AHMAD FAIRUZ),2003年3月就任。总检察长达图·艾侬(Datuk AINUM Mohd Saaid),2001年1月1日就任。

 

政党

注册政党有40多个。由14个政党组成国民阵线联合执政。2001年5月,沙巴人民正义党解散,并入巫统。2002年1月,反对党沙巴团结党重返国民阵线。

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执政党联盟。1974年4月在马来亚联盟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成员党相对独立。大选时各党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候选人议席内部协商分配。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公正的社会。成员党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又称巫统、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人民运动党、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沙捞越土著保守统一党、沙捞越人民联合党、沙捞越国民党、沙捞越达雅克族党、沙巴自由民主党、沙巴进步党、沙巴人民团结党、沙巴民主党、沙巴团结党。国民阵线主席通常由巫统主席兼任,现任主席为巴达维。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UMNO):马来人政党。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88年2月马哈蒂尔在原巫统基础上重组“新巫统”。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现有党员280万。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代表国阵出任政府正、副总理。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最大的华人政党。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党员103万。2003年5月,林良实和林亚礼辞去马华公会总会长和署理总会长职务,分别由黄家定和陈广才接任。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简称印度人国大党,MIC):1946年8月2日成立。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族政党,旨在争取和维护两族利益。党员55万人。主席达图·斯里·萨米·维鲁。

沙巴团结党(Parti Bersatu Sabah):以卡达山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1985年1月成立。1985年4月开始在沙巴州执政。1986年6月加入国民阵线,1990年10月倒向反对党阵线。1994年因内部矛盾失去沙巴州执政权。2002年1月重返国阵。现任主席达图·拜林·吉地甘。

马来西亚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

伊斯兰教党(Parti Islam Malaysia):原称泛马伊斯兰教党。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主要势力在北马。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至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1959至1978年和1990年至今在吉兰丹州执政,1999至2003年在丁加奴州短期执政。1992年8月决定在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党员80万。现任主席哈迪·阿旺。

民主行动党(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1966年3月19日成立,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马来半岛的分部。本届国会最大反对党。主席林吉祥(LIM KIT SIANG)。

国民公正党(National Justice Party):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册的伊斯兰教社会联盟。旨在联合各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抗衡政府,争取公正。2003年7月,国民公正党决定与反对党人民党合并为人民公正党。党主席为原公正党主席、前副总理安瓦尔夫人旺·阿兹莎(Wang Azisa),署理主席为原人民党主席赛义德·侯赛因。

重要人物:

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最高元首。1943年5月16日生于玻璃市州亚劳。先后在马来西亚和英国接受教育。1960年10月30日被立为玻璃市州王储。1964至1965年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受训。1965年回国后曾在沙巴、沙捞越、彭亨州服役。1967年曾任玻璃市州摄政王,2000年4月17日就任玻璃市州统治者。2001年12月12日当选马来西亚第12任最高元首,次日就职。2002年4月25日登基。

达图·斯里·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总理兼财政部长和国内安全部长。1939年11月26日生于槟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获伊斯兰研究学学士学位。1978年当选国会议员,历任联邦直辖区部政务次长和副部长、总理府不管部长、总理府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等职。1991年3月任外交部长,1999年1月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2003年10月任总理兼财政部长和内政部长,2004年3月大选后连任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长和国内安全部长。现任马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主席以及巫统主席。

马来西亚 军事

    

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马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马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最高指挥官。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10年。

马来西亚 旅游业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旅游景点地图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马来西亚旅游,基本上全年都适宜。

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和1994年举办两届马来西亚观光年。拥有饭店约1878家,饭店入住率55.3%。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云顶、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2004年赴马外国游客人数达1570万人次,同比增长48.4%,旅游外汇收入314亿林吉特。

马来西亚 交通运输

     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

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亦较发达。

公路:2003年全国公路总长75893公里。截至2001年底,注册交通工具1130余万辆,其中89.9%为私人拥有,平均约2.1人拥有1辆。

铁路:2003年总长2267公里,主要贯穿马来半岛。

水运:内河运输不发达,海运80%以上依赖外航。共有各类船只1008艘,其中100吨位以上的注册商船508艘,注册总吨位175.5万吨;远洋船只50艘。共有19个港口。近年来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槟城、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

空运: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有飞机110余架,辟有航线110条,其中68条为国际航线。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全国共有机场37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浮罗交怡、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

马来西亚 文化教育

     马来西亚吉隆坡尊孔独立中学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教育
实施小学免费教育。2002年、2003年教育经费开支约44.69亿美元和51.15亿美元,2004年教育经费预算为53.65亿美元。2003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10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95%。每18名小学生一名教师,每16名中学生一名教师。全国有马来亚大学、国民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近年来私立高等院校发展很快,有私立学院662间。2003年在校大学生29.05万人。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新闻出版
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发行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简称马新社,半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8年。在亚太地区设有32家分社。

马来西亚广播电台
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印尼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

马来西亚电视台
官办。建于1963年。包括第一电视台(TV1)和第二电视台(TV2)。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私营电视台有第三电视台(TV3)、城市电视(METRO VISION)和国民电视(NTV)三家。近年开办了ASTRO卫星有线电视频道。2004年1月新开播了8TV电视台。 

马来西亚 美食

     马来西亚干咖喱牛肉 Rendang

马来西亚是食客的天堂。形形****辛辣的马来食品、色香味俱全、种类繁多的中餐、南北印度风味美食以及惹娘与葡萄牙美食呈献你眼前。而人人喜爱的沙爹(Satay)、咖喱饭(Nasi Lemek)、干咖喱牛肉(Rendang)、印度煎面包(Roti Canai)、(murtabak)、力沙(Laksa)、鸡饭(Chinchen rice)、各式炒面粉(FRIED Noodles)及西方美食应有尽有。甚至,国际连锁店快餐业在各大城镇设馆营与数以千记的路边熟食档与美食市集各显风味。

马来西亚的料理通称为马来菜,主食为米,食物调料会常使用一种名为Chichalok, 是虾酱的一种,有点药味,这是用虾发酵,配合香辛料及辣椒调制而成。另外,家常菜还有炸鸡、炸鱼及咖哩牛肉等。一般餐馆或路边摊没有所谓的菜单,只要用手指指就可以了。大约M$5便可饱餐一顿。另外可以尝尝马来口味的炒饭、炒面及沙嗲等。

早餐或宵夜可尝尝印度餐厅的“罗贴”或“姆尔他葩”。罗贴是指薄而长的未经发酵的面包,有牛角面包的口感,通常配上咖哩一起食用。姆尔他葩则是指罗贴夹上蔬菜、烤肉串、蛋等的夹馅面包。印度早餐就是这些食物再配上奶茶。

马来西亚 传统艺术

      

传统舞蹈

BHARATHA NATYAM

马来西亚古典的印度舞蹈 BHARATHA NATYAM

古典的印度舞蹈传统上都在庙宇里举行,这类舞蹈被认为是对印度神的敬奉与朝拜,其中一种即是 BHARA NATYAM 。这种舞蹈在公元三世纪时发源于南印度,演出时必须用上六个舞台,结合了 NRITTA (纯舞蹈)和 NRITYA (表达式舞蹈)的元素。

BHANGRA

BHANGRA 舞是锡克人的典型舞蹈,是为了欢庆丰收而跳的一种舞蹈,结合了舞者的灵巧以及许多的舞蹈特技。这种舞跳起来活力十足而又多姿多彩,音乐伴奏混合了民谣以及由铃鼓和击锤等音器所奏出来的音乐。

 

传统游戏

JOGET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舞蹈,一般在庆典上和社交场合里演出。这种舞蹈不论舞步或音乐都和恰恰舞曲极为相似。虽然它有其节奏较缓慢,动作较优雅的一面,然而基本上这种舞蹈是非常活泼而又富娱乐性的。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快乐,简易而适合许多人一起跳的舞蹈,来宾或游客们通常都会受邀加入和舞蹈员一起跳。

CONGKAK

一种室内,双人玩的游戏,深受女性所喜爱。游戏是在一个长形的木块上进行的,木上共有两排凹陷的洞,每排各有八个洞,位于末端的是最大的洞,叫著“家”。游戏的目的是赛看谁先将七颗弹珠把洞给填满,胜利有赖于计算的本领。

陀螺

马来西亚CONGKAK

这是一种流行于乡间的游戏,尤其是在东海岸丁加奴和吉兰丹两州丰收的月份。除了小孩子爱玩之外,成人之间也举行严肃的竞赛,所用陀螺可重达五公斤。游戏进行时,将绳子捆在陀螺上,而后摔在一个特别的台上让它旋转。之后再将旋转中的陀螺移到一根木棒上,再移至一根竹竿上的金属容器里。谁能让陀螺转得最久,谁就是胜利者。 

风筝

在东海岸上空飘扬的巨大风筝拥有各种精细复杂的样式,形状大小也不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月亮风筝,因其新月形而得名。吉兰丹每年都举办一项重要的风筝竞赛,吸引来自各地的参赛者。风筝打斗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参加者努力将对手风筝的绳索给割断,或将其从空中弄掉下来。风筝的绳索上黏上了玻璃碎粉末,以便风筝拥有“切割的能力”。操纵风筝以及风向的技巧是参赛者取胜的关键。 

藤球

藤球是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游戏进行时,参与的双方在一面球网两边把一粒藤球相互踢着。除了手以外,他们可以用身体各部分,包括脚跟,脚底,脚背,臀部,肩膀和头来踢球和顶球,尽可能不让球掉落地面。

马来西亚 景观

      

槟榔屿

马来西亚槟榔屿

槟榔屿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口东岸,是马來西亚北部的一个岛屿, 也是马來西亚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东方花园”或“小亚洲”的盛名, 发展旅游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槟榔屿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5公里,面积为285平方公里,与马來半岛仅隔公里宽的海峡。全岛植被苍翠,森林覆盖面积达30%。这里最高的西山海拔830米,山色秀丽,山间的溪流和瀑布随处可见。岛上建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花圃,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还有许多东西方格式的庙宇、教堂和别墅。

槟榔屿的海岸线长74公里,岛的四周海滨胜地众多,特别是北部海岸从海珠屿、丹戎武雅、巴株菲冷宜到直落巴巷一带,海滩长达11公里,海波如镜,椰林郁翠,石岬错落,是餐室和茶座较为集中的地区。巴株菲冷宜是东南亚久负盛名的海滩胜地,70年代末這里开始建造快乐山别墅区,依地形高低建筑许多斜坡式公寓,既可吸收新鲜空气,又可畅览海中风景。在直落巴巷等地的许多村落,居民可在家中接纳旅游者住宿。

槟榔屿首府槟城, 亦称“长治市”位于岛的东北部,是马來西亚唯一的自由港,也是马來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城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其中有极乐寺、泰禅寺、观音庙,有世界上少有的蛇庙, 有古老的圣乔治教堂,有全国最大的清真寺甲必丹吉村清真寺,有印度教寺庙诗华寺和马里安曼寺庙等。

马来西亚 民族习俗

      

民俗

马来西亚生活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普南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半以后。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伊斯兰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客人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奉上槟榔盘,以便请客人共嚼槟榔。

 

禁忌

马来人的习俗与中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马来西亚 与世博会

     马来西亚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馆效果图

2009年8月28日上午,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国家馆公布设计方案及效果图,同时在世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

2009年正值中马建交35周年,与中国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相似,马来西亚提出了“和谐马来西亚,以人为本,行动为先”的全新理念,以此促进民族团结、国泰安康、和平稳定——马来西亚馆的主题“和谐城市生活,融洽马来西亚”就来源于此,同时也正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马来西亚馆,将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油棕、塑胶等材料建筑而成,重点展现马来西亚的独特风情和团结的民族精神。展馆的设计灵感源自马来西亚传统建筑。整个建筑由两个高高翘起的坡屋顶组成,线条优美而极具动感,屋顶尖端的交叉构架是马来西亚本土建筑的一个符号。

马来西亚 外交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外交部举行升旗仪式紀念“东盟日”

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视东盟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范围内,马来西亚将继续坚定地提倡与中、日、韩合作。在多边领域,马来西亚将积极参与各种联盟或论坛,致力于维护各种权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反对西方强权政治,反对利用“民主”、“人权”等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主张维护联合国作为国际核心组织的地位,关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2004年5月当选2005-2007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支持国际反恐合作,强调反恐应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否定伊斯兰与恐怖主义的必然联系,推动宗教和文明间对话。在朝核问题上,认为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将危及东北亚乃至全世界的安全,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赞赏六方会谈为解决朝核问题发挥的积极作用。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马是东盟重要成员,同其他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高层互访频繁,并注意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相互协调立场。马是东盟内部贸易的重要一员,2004年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164.2亿林吉特,占其对外贸易总额24.6%。重视地区安全合作。2004年7月开始与印尼、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进行协同巡逻,共同打击海盗、走私和恐怖活动。

与印尼同为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相互关系十分密切。两国在西巴丹和利吉丹两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200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定马对上述两岛拥有主权,印尼对此表示接受。2004年1月,巴达维总理访问印尼。5月,马与印尼签署《聘用印尼劳工谅解备忘录》。10月,巴达维总理出席苏希洛总统的就职典礼。12月,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问印尼并出席两国共同边界委员会会议。2005年1月,巴达维总理在雅加达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期间会见苏希诺总统,并向印尼提供了救灾援助。2005年2月,苏希洛总统访马。

与新加坡关系密切。新是马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地。两国在马向新开放领空及长期供水、新在柔佛海峡实施填海工程、白礁岛主权归属、马在新铁路关卡迁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巴达维就任总理后,积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两国关系得到改善。

与泰国关系良好。2004年1月,巴达维总理访问泰国,双方讨论了边界安全等问题,一致同意加强安全合作和情报交换。同月,两国军队进行自1970年以来首次陆地和空中联合巡逻。4月,塔信总理访马并与巴达维总理就边界安全问题再次举行会谈。5月,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泰。10月,巴达维总理与塔信总理在泰举行年度会谈,双方讨论了边境安全及建立防止禽流感预警机制等问题。

与菲律宾关系总体良好,但双方在沙巴领土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两国关系也曾因马“安瓦尔事件”、菲在马非法移民等问题受到过影响。近年来,马为菲政府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和谈积极提供协助。2004年1月,巴达维总理访问菲律宾,菲国会授予巴“国会成就奖”,以表彰其为促进两国关系和推动菲南和平进程所作的贡献。10月,马方监督团赴菲南部监督落实菲政府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停火协议,拟在菲停留一年。2005年3月,菲外长罗慕洛访马。

与文莱同文同种同宗教,双方关系十分密切。2004年7月,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文,2004年9月和2005年4月,文莱苏丹两度访马。两国有林梦主权归属和专属经济区重叠问题,同意协商解决。

重视发展同印支国家关系。越、老、缅、柬加入东盟后,马与四国往来有所增多,并逐步扩大在印支半岛的投资和贸易。2004年1至2月,巴达维总理先后访问老、越、柬、缅。 4月,越南总理潘文凯访马,双方签署《21世纪全面合作协议》等合作文件。6月,缅甸总理钦纽访马。

英国的关系

马曾是英国殖民地,后加入英联邦,并与英同为“五国联防安排”成员,双方关系密切。80年代初马收购英资企业导致两国关系趋于冷淡,后虽有所回升,但仍时有磨擦。1995至1996年间,马哈蒂尔总理三度访英,两国关系有了较大改善。2004年7月,巴达维总理访问英国,双方就双边关系、伊拉克、中东等问题交换意见。10月,爱德华王子访马。2005年3月,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英。

同日本的关系

两国经贸关系密切。日是马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向马提供贷款最多的国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马哈蒂尔总理就提出向日本学习的“向东看”政策,旨在通过引进日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2004年,双边贸易额1222.9亿林吉特,占马外贸总额的13.9%。1999年至2003年6月,日对向马协议投资额累计为24亿美元。2004年6月,巴达维总理赴日出席“亚洲未来”国际研讨会并会见小泉纯一郎首相。2005年5月,巴达维总理访日,双方同意于年底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的关系

美近年来一直是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外来投资者。2003年,马美双边贸易额1155.7亿林吉特,占马外贸总额的16.7%。1999至2003年6月,美对马协议投资额累计为50.74亿美元。两国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矛盾较深,双边关系曾因“安瓦尔事件”受到一定影响。“9·11”事件后,美出于国际反恐合作的需要,重视马在伊斯兰国家中的特殊作用,两国政治关系有所改善,反恐合作加强。2004年1月,美副国务卿博尔顿访马。5月,马来西亚与美国签署《贸易与投资框架协定》。6月,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戈访马。7月,巴达维总理访美。双方表示尽管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边关系的基础十分牢固,愿在经济、教育、防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同其它国家的关系

2004年5月,西拉杰丁最高元首夫妇访问叙利亚、法国和西班牙。6月,巴达维总理访问沙特,7月访问法国,8月访问韩国。8月,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问意大利。9月,新西兰总督西尔维亚访马。10月,爱尔兰总理埃亨访马。11月,巴达维总理前往埃及出席阿拉法特葬礼并访问古巴。12月,斯洛伐克总统加什帕罗维奇访马,巴达维总理访问阿联酋和印度。2005年2月,巴达维总理访问巴基斯坦。3月,巴达维总理访问新西兰。4月,巴达维总理访问澳大利亚,此系马总理21年来首次访澳。

马来西亚 与中国关系

     马来西亚温家宝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西拉杰丁

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200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两国联合公报 两国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262.61亿美元。

1974年5月31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90年马取消对其公民访华限制,两国之间的人员交流不断增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中马高层往来频繁,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深化。1999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声明》。2004年,双方隆重庆祝了中马建交3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

2005年3月,马最高元首西拉杰丁对华进行国事访问。4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南会见了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分别会见了西拉杰丁最高元首、巴达维总理和拉姆利下议长。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海啸灾难,马北部地区受到波及。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致电西拉杰丁最高元首和巴达维总理表示慰问,中国政府和人民及时向马方提供了救灾援助。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262.61亿美元,增长30.5%。其中中方出口80.87亿美元,增长31.7%;进口181.74亿美元,增长29.9%。马来西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第二大贸易伙伴。

马来西亚历任驻华大使

哈希姆·宾·苏丹(HashimbinSultan)任期:1975年1月─1977年7月
阿卜杜尔·拉赫曼·宾·阿卜杜尔·加拉尔(DatoAbdulRahmanbinAbdulJalal)任期:1978年4月—1979年12月
艾伯特·S.塔拉拉(AlbertS.Talala)任期:1980年4月—1983年8月
哈迈德·卡米勒(DatoAhmadKamil)任期:1983年12月—1986年4月
伊斯迈尔·宾·穆罕默德(DatukIsmailbinMohamed)任期:1986年7月—1989年12月
诺尔·阿德兰·宾·叶海耀汀(DatoNoorAdlanBinYahayunddin)任期:1990年2月—1995年8月
穆罕默德·阿米·贾阿法(MohamadAmirJaafar)任期:1995年8月—1998年
阿卜杜勒·马吉德·阿哈迈德(DatoAbdulMajidAhmad)任期:1998年1月—2005年1月
达图·赛义德·诺鲁尔扎曼(H.E.DatoSyedNorulzamanSyedKamarulzaman)任期:2005年—

亚洲国家

展开收起 东亚及北亚、东北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日本 | 朝鲜 | 韩国 | 蒙古 | 俄罗斯 1 东南亚 缅甸 | 文莱 | 柬埔寨 | 东帝汶 2 | 印度尼西亚 2 | 老挝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新加坡 | 泰国 | 越南 中亚 哈萨克斯坦 1 |  吉尔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土库曼斯坦 |  乌兹别克斯坦

西亚/西南亚           

阿富汗 | 亚美尼亚 | 阿塞拜疆 1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1 3 | 巴林 | 塞浦路斯 1 |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1 4 | 格鲁吉亚 1 | 阿布哈兹 1 5 | 南奥塞梯共和国 1 6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约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阿曼 | 巴勒斯坦国 7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叙利亚 | 土耳其 1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也门  | 埃及 8 | 希腊 1 备注 1.地跨亚、欧两洲或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2.地跨亚、大洋两洲或被认为是大洋洲国家。
3.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未被联合国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
4.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未被联合国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
5.阿布哈兹共和国未被联合国和除俄罗斯、尼加拉瓜以外国家承认。
6.南奥塞梯共和国未被联合国和除俄罗斯、尼加拉瓜以外国家承认。
7.巴勒斯坦国疆域未定且大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
8.地跨亚、非两洲或被认为是非洲国家。

英联邦

展开收起 主权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孟加拉国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博茨瓦纳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塞浦路斯 · 多米尼克 · 斐济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瑙鲁 · 新西兰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萨摩亚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兰卡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汤加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图瓦卢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赞比亚 ·卢旺达
海外领土与属地 澳大利亚 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 ·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 · 圣诞岛 ·科科斯群岛 · 珊瑚海群岛 · 贺得及麦唐纳群岛 · 诺福克岛
新西兰 库克群岛 · 纽埃 · 新西兰罗斯属地 · 托克劳 · 尼乌埃
英国 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 · 安圭拉 · 百慕大 · 英属南极领地 · 英属印度洋领地 · 英属维尔京群岛 · 开曼群岛 · 福克兰群岛 · 直布罗陀 · 根西岛 · 马恩岛 · 泽西岛 · 蒙塞拉特岛 · 皮特凯恩群岛 · 圣赫伦那(包括 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群岛 · 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展开收起 马来西亚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11州和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3个联邦直辖区。 联邦直辖区 吉隆坡(首都) | 布城   | 纳闽 雪兰莪 | 霹雳州 |  彭亨 |  柔佛 | 吉打 | 吉兰丹 | 登嘉楼 | 森美兰 | 玻璃市 | 槟城 |  马六甲 |  沙巴 |  砂拉越

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IOR-ARC)

展开收起 概述 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又叫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是印度洋沿岸18个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最初于1995年3月在毛里求斯成立,并于1997年6、7月间正式开始运作。 会员国 澳大利亚 | 印度 | 肯尼亚 | 毛里求斯 | 阿曼 | 新加坡 | 南非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马达加斯加 | 莫桑比克 | 斯里兰卡 | 坦桑尼亚 | 也门 | 孟加拉国 | 伊朗 | 泰国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观察员国 中国 | 埃及 | 法国 | 日本 | 英国 国际组织观察员 环印度洋旅游组织

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及观察员

展开收起 成员国阿富汗 | 阿尔及利亚 | 安哥拉 | 巴哈马 | 巴林 | 孟加拉国 | 巴巴多斯 | 白俄罗斯 | 伯利兹 | 贝宁 | 不丹 | 玻利维亚 | 博茨瓦纳 | 文莱 | 布基纳法索 | 布隆迪 | 柬埔寨 | 喀麦隆 | 佛得角 | 中非共和国 | 乍得 | 智利 | 哥伦比亚 | 科摩罗 | 刚果 | 科特迪瓦 | 古巴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吉布提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厄瓜多尔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厄立特里亚 | 埃塞俄比亚 | 加蓬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危地马拉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圭亚那 | 洪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伊朗 | 牙买加 | 约旦 | 肯尼亚 | 科威特 | 老挝 | 黎巴嫩 | 莱索托 | 利比里亚 | 利比亚 | 马达加斯加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毛里求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缅甸 | 纳米比亚 | 尼泊尔 | 尼加拉瓜 | 尼日尔 | 尼日利亚 | 朝鲜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马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秘鲁 | 菲律宾 | 卡塔尔 | 卢旺达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特阿拉伯 | 塞内加尔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索马里 | 南非 | 斯里兰卡 | 苏丹 | 苏里南 | 斯威士兰 | 叙利亚 | 坦桑尼亚 | 泰国 | 东帝汶| 多哥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突尼斯 | 土库曼斯坦 | 乌干达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瓦努阿图 | 委内瑞拉 | 越南 | 也门 | 赞比亚 | 津巴布韦 观察员
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 | 亚美尼亚 | 阿塞拜疆 | 波黑 | 巴西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哥斯达黎加 | 克罗地亚 | 塞浦路斯 | 多米尼加 | 萨尔瓦多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黑山 | 塞尔维亚 | 乌克兰 | 乌拉圭
 
组织 非洲联盟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联合国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IOR-ARC)

展开收起 马来西亚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

又称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简称环印联盟。

由印度洋沿岸18个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

会员国 澳大利亚 - 印度 - 肯尼亚 - 毛里求斯 - 阿曼 - 新加坡 - 南非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马达加斯加- 莫桑比克 - 斯里兰卡 - 坦桑尼亚 - 也门 - 孟加拉 - 伊朗 - 泰国 - 阿联酋 观察员国 中国 - 埃及 - 法国 - 日本 - 英国 国际组织观察员 环印度洋旅游组织

伊斯兰会议组织(OIC)

展开收起

成员国

阿富汗 · 阿尔巴尼亚 · 阿尔及利亚 · 阿塞拜疆 · 巴林 · 孟加拉国 · 贝宁 · 布基纳法索 · 文莱 · 喀麦隆 · 乍得 · 科摩罗 · 科特迪瓦 ·吉布提 · 埃及 · 加蓬 · 冈比亚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圭亚那 · 印度尼西亚 · 伊朗 · 伊拉克 · 约旦 · 科威特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黎巴嫩 · 利比亚 · 马尔代夫 · 马来西亚 · 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尼日尔 · 尼日利亚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国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塞内加尔 · 塞拉利昂 · 索马里 · 苏丹 · 苏里南 · 叙利亚 · 塔吉克斯坦 · 土耳其 · 突尼斯 · 多哥 · 土库曼斯坦 · 乌干达 · 乌兹别克斯坦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也门

          观察员

观察员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中非共和国 · 俄罗斯 · 泰国 ·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穆斯林社区/组织观察员: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 伊斯兰机构观察员:Parliamentary Union of the OIC Member States(PUOICM) 伊斯兰会议对话与合作青年论坛(ICYFDC) 国际组织观察员:联合国 · 不结盟运动 · 阿盟 · 非盟 · 经济合作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展开收起 成员国 半岛 缅甸 | 泰国 | 老挝 | 柬埔寨 | 越南 群岛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 文莱 | 菲律宾 候选国 东帝汶 观察员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

马来西亚政党列表

展开收起 政党名称  建立时间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 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马来西亚人民政治运动党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 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泛马回教党©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