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大苇莺

2011-8-19 16:40:08不详 【字体:

摘要

大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为鹟科苇莺属的鸟类。该物种分布在从欧洲到中亚的广大地区,其模式产地在北欧格但斯克。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大苇莺 科学分类

     大苇莺大苇莺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鹟科 Muscicapidae

属:苇莺属 Acrocephalus

种:大苇莺 A. arundinaceus

大苇莺 简介

    

别名:苇串儿、芦稿鸟、剖苇。属雀形目,鹟科,莺(亚)科。繁殖于中国东部、西部至鄂尔多斯、新疆东部及长江中游;迁徙时见于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大苇莺是雀形科小鸟,身长19厘米。它眉纹淡黄色,背部棕褐色,下体黄白色具少数暗色纵纹,这种棕黄色小鸟是苇塘中大嗓门歌手。

大苇莺 物种特征

     大苇莺大苇莺

大苇莺体长约18厘米。上体橄棕褐色,眉纹淡黄色,下体呈沾黄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数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

幼羽色似成鸟,但上体较黄。翼羽除初级飞羽外,均具黄褐色边缘,颏和喉为沾黄的白色。

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

鸣声富于音韵,颇为动听。性十分机警,常突然飞向更动地方。

大苇莺 习性

     大苇莺大苇莺

大苇莺吃蚁类、豆娘、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蜘蛛、蜗中等,也吃水生植物种子。

巢营于稠密的芦苇丛中,距地面或水面约1米。巢呈深杯形,连结在3—4棵苇草上,以干燥的枯草、枯穗、草根等构成。卵每产3—6枚,通常4枚,呈蓝绿色,而杂以浓淡不等的污褐色乃至紫褐色斑点。

《诗经·国风·周南》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而鸣的雎鸠鸟,其实就是故乡芦苇丛中生活着一种体形酷似苇叶的大苇莺。春天大苇莺从遥远的南方来到这里安营扎寨、生儿育女,秋季迁飞至南方越冬。大苇莺俗称“大苇扎、苇喳子、苇串儿及芦蝈蝈,故乡人叫它柴呱呱。苇莺常栖匿于河边的苇丛间 ,每当苇莺遇到敌害接近时,它的两只脚紧紧地攀附在芦苇秆上,整个身体向上,嘴巴朝天,全身伸得笔直,一动不动,就像秋天芦尖上的一片枯黄的芦叶,很难被认出。

大苇莺 繁殖

     大苇莺大苇莺

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orientalis)于6—8月间繁殖。繁殖期间成鸟与雏鸟都是以昆虫为食,对农业有一定的益处。

大苇莺的巢是架在4根苇茎上的,用草根、苇叶编织成的杯状巢,离水面85厘米。在大苇莺“太太”身下5枚蓝绿色的卵,其中一枚个头略大些,孵卵任务由大苇莺“太太”单独完成,它几乎整天坐巢,只有饿极了才匆匆离巢找虫子充饥。晚上,它在巢中夜宿,保证卵不会变冷。

孵化第12天时,雏鸟出壳。雏鸟出生并非易事,5只雏鸟共用了22个小时。雏鸟们是晚成鸟,它们赤裸无羽,全身肉红色,双目紧闭,时而勉强抬头,时而侧卧蹬腿,非常软弱。在5个雏鸟中有一只个头略大些,长着一个大脑壳,背部也宽,它是由个头大的卵中出壳的。

雏鸟出壳的第四天。大脑壳雏鸟睁开了双眼,发现只有自己躺在巢里。只有这样,才没有别人和自己争食,保证自己这个大肚汉能长成为幼鸟。大脑壳雏鸟这种损人利已的残酷行为是祖传下来的,无师自通,是卵寄生鸟类家族繁荣的杀手锏。

大苇莺把爱全部倾注在它身上。每天不辞辛苦到各处找虫子,什么尖头蚂蚱、蝼蛄、象鼻虫、蟋蟀、地老虎、芽青虫等,最多的是夜蛾科的幼虫。由一天喂40次到喂60次。

大苇莺 饲养管理

     大苇莺大苇莺

1、鸟的选择 野生成年大苇莺较难适应人工环境和饲料,成活率较低,即使有活下来也很少鸣叫,因而一般捕获当年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大苇鸳为中型食虫笼鸟,点额笼饲养较好,也可用画眉笼。

3、饲料和喂法 大苇莺是典型食虫鸟,而且主食细小昆虫,因而对人工饲料要求较高。通常喂的粉料要比点颏的粉料细,更富营养和易于消化。配比为绿豆面、黄豆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按4:2:3:1的比例。昆虫宜为较嫩的幼虫及蛹,如刚脱皮的黄粉幼虫及蛹、玉米螟幼虫、皮虫之类。粉料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细肉沫、昆虫幼虫拌粉料。

4、管理和调教 新掳获的大苇莺幼鸟须“捆膀”后放到有笼罩的黑暗笼中,用较稀的软料和活的昆虫幼虫诱食。待鸟认食后再逐渐增加软料的浓度,至能吃干粉料才算真的成活。在可能条件下尽量让鸟水浴,浴后立即把水盘取出,笼垫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以防腐蚀鸟足趾。 [1]

©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