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大山雀

2011-8-19 14:13:18不详 【字体:

摘要

大山雀(Great Tit),学名Parus major,又名仔伯、仔仔黑、黑子、山仔仔黑、羊粪蛋、白面只、灰山雀、花脸雀、花脸王、白脸山雀。大山雀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

大山雀 基本资料

     大山雀大山雀

拉丁文名: Parus major

鸟 种:大山雀 Great Tit

学 名:Parus major

别 名:灰山雀、黑子

物种分类: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山雀科 Paridae 山雀属 Parus

大山雀 科学分类

     大山雀大山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雀科 Paridae

属: 山雀属 Parus

种: 大山雀 P. major

大山雀 基本简介

     大山雀大山雀

大山雀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

眼褐色,嘴和脚均为黑色。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大山雀的6个亚种略有差别,但都是驰名国内外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是农业、林业及果区中极为重要的益鸟。

大山雀 形态特征

     大山雀大山雀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 生活习

     大山雀大山雀

大山雀善鸣叫,鸣声清脆悦耳,在野外可以依靠其特征性的鸣叫来区分,鸣唱变化较多并有不同含义,但无论何种鸣唱其基调为“仔嘿-仔仔嘿-仔仔嘿嘿”或“仔仔嘿嘿嘿”它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土名“仔仔黑”和“黑子”就是来自它鸣唱的拟声。

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性活跃,多技能,时在树顶时在地面。成对或成小群。常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大山雀大山雀

生活环境: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大山雀是一种很活泼的小鸟,胆大易近人,好奇心极强,有非常出色的即兴行为和动作。大山雀除睡眠外很少静止下来。它们鸣声悦耳,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时而在树顶雀跃,时而在地面蹦跳。喜爱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每年的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一年产卵两次,每窝下蛋6~9枚,经过双亲两周轮流孵卵,雏鸟就可破壳而出。亲鸟辛勤育雏,终日捕虫,喂哺吱吱索食的幼雀,每天喂雏的平均次数高达130次,它们在冬季和育雏期间的主要食源便是松毛虫,这就为防虫卫林立下了赫赫奇功。

大山雀 饲养管理

     大山雀大山雀

人工饲养大山雀,可从育雏开始,也可于秋冬季捕获成鸟驯养,均较易驯熟。中国北方,多有玩赏大山雀的习惯,一般人多玩赏其婉转多变的鸣声为主,但也有驯以简单技艺的。

刚捕来的鸟必须换食,开始喂面包虫或其他昆虫的幼虫,并将虫放在粥状的人工饲料上,大山雀吃虫时会连同饲料一起吃下,这样就会慢慢认食。饲养大山雀可用山雀笼、金丝雀笼和黄雀笼。

一般以精制的点颏竹笼单笼饲养雄鸟。其饲料以鸡蛋小米及绣眼鸟混合粉料为主,同时饲喂少量昆虫,如蝗虫、蝉虫、面粉虫等,它能生活得很好。一般人认为冬季需增加饲喂少量含脂肪高的饲料,如核桃仁、花生、苏子等,以增强其御寒力,也有利于羽毛的光泽度。有人将小块的生猪油置于笼内任其啄食,其效果也很好。其食性很杂,大山雀可选食少量多种植物种子,对营养和健康有益。饲养大山雀的环境需通风良好,冬季室内的温度以不结冰为宜。大山雀较喜水浴,在春夏季节应每天或隔天供给浴水。

大山雀 疾病防治

     大山雀大山雀

啃爪原因及预防
第一,主要原因。食料里缺少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因为其是杂食鸟,在野外什么都吃,而笼养后,食料比较单一,所以容易出现啃爪现象。

第二,管理原因。如:真菌感染,这也是大家都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笼内卫生不好造成。蚊虫叮咬,这也就是为什么晚上要上罩儿的一个原因了。

预防:首先要先必免主要原因,也就是食料的单一,主要是在以“老三样儿”的基础上加一些含有营养元素的附料,如牛肉粉,虾粉,蚕蛹粉,等。但不能加的过多。

其次,要必免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真菌感染等。只要作到笼内一天一清,布垫一天一换,基本可以避免。

救治:出现啃爪现象的救治,也分两种,一种是,可以治。即由于管理原因引发的啃爪,初期时,通过用药可以救治。晚期时,鸟可能以将脚指啃掉了,即便救治了,也是残鸟一只。一种是,由于,食料引起的,这种啃爪短时间内可能不好救治。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大山雀 与非法鸟类贸易

     大山雀大山雀

大山雀鸣声清脆悦耳,长相清秀,在中国是传统的宠物鸟类,亦是中国非法鸟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鸟类之一。但大山雀始终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此鸟类贸易中所有的大山雀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原产地的捕捉有可能会对本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造成野外种群的灭绝。在输入地的逃逸和重新野化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输入地本地鸟类种群结构。

有可能给输入地带来新的传染疾病在输入地土著种群中蔓延。

大山雀 保护情况

    

本物种尚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已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仅天津市场每年入冬就有几万只进入鸟市)

爱鸟护鸟的人为了招徕大山雀,通常在树上悬挂巢箱,并在适当的地方放置食物,而大山雀会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些居室和食物的施舍。由于大山雀在自然界是农业害虫的著名天敌,现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1]

©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