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风土人物 >> 浏览文章

钟爱龙林、风水林和水源林的傣族

2011-8-17 16:22:18不详 佚名 【字体:

  “万物土中长,森林育万物。”这是西双版纳傣族对森林重要性的朴素的认识。生活在西双版纳这个“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傣族祖先从采集野果野菜和狩猎中,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民间的谚语说:“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人们把森林与土地当父母来崇拜,产生了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他们认识到“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清”。傣族是既信仰小乘佛教,又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他们常把一些重要的水源林和风水林都当做神林来加以严格保护。

  傣族信仰的神,主要是部落神“色勐”和村社神“色曼”。各地的“色勐”、“色曼”都有一片作为安息地的热带雨林,统称为“龙林”。部落神的安息地叫“勐龙林”,多分布在平坝边缘及坝子中间的高丘上;村社神的安息地称“寨龙林”,分布在村寨附近。西双版纳的“龙林”共有600余处,不少于10万公顷。这些“龙林”绝大部分是风水林和水源林。“龙林”大多有其形成的传说。如坐落在景洪坝子与勐海坝子之间的路南山,是面积超过万亩的“勐龙林”,传说是人面蟒身的阿腊维王召法龙磨罕的藏身之地,又是部落英雄召真焊及夫人的葬地。这座“龙林”又是南爱河、南背河、南木戛河及南卧河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水源林。

  部落神和村社神,既受人们崇敬,又使人十分敬畏,因此,神们安息之山成了令人敬畏的禁地,“龙林”里的树木、花草、禽兽也成了“神物”。任何人不敢随意进入采集狩猎,不敢伐木,连落地枯支也不敢捡来当柴烧,即便熟得落到地上的果子也无人敢捡吃。树木得到蓄养,保护,动物无人侵扰。众多“龙林”成了实际上的自然保护区。这对保护森林、保护动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绿化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傣族村寨之四周至今仍保留着一片片绿色的热带雨林。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