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age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茶文化 >> 浏览文章

茶宴与茶食

2011-8-12 11:12:54不详 佚名 【字体:

茶宴与茶食

有酒宴,亦有茶宴。茶宴随着茶的普遍饮用而出现,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茶宴最早的记载见于《世说新语·轻诋篇》:“褚太傅初渡江,尝入东,至金昌亭。吴中豪右燕集亭中,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敕左右多与茗汁,少箸粽。”茶宴形式多样,有以茶代酒,花间竹下赏花清饮的(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有庆贺新茶初采,品比贡茶,在两州边境举办的品茶歌舞宴(白居易《夜间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有禅林参禅讲经招待宾客的大型茶宴(径山茶宴、喇嘛寺茶会);有皇帝与重臣共品贡茶的茶宴等……。

茶宴食品与酒宴亦有区别,主要是较清淡的面食与果品,统称茶食。前引《世说》中所提的“粽”即是糯米作的一种茶食,也即是《大金国志》中所提到的茶食——蜜糕。关于茶食的最好记述见日本的《禅林小歌》,书中在介绍源自中国的唐式茶会时写到:“端上水晶包子(葛粉做)、驴肠羹(似驴肠)、水精红羹、鳖羹(状似)、猪羹(形似猪肝)、甫美羹、寸金羹(因金色寸方得名)、白鱼羹(白色、似白鱼)、骨头羹、都芦羹等羹汤类;乳饼(小麦饼、形似乳房)、茶麻饼、馒头、卷饼、温饼等饼类及馄饨、螺结、柳叶面、相皮面、经带面、打面、素面、韭叶面、冷面等。”客人们更相“诬之”(互劝意)。随后用高缘果盒盛装龙眼、荔枝、榛子、苹果、胡桃、榧子、松子、枣杏、栗柿、温州桔、薯等。由于是禅林,上列食品均为素食。在一般人的茶食中,也有荤菜,如陆游独好鸭脚,在《听雪为客置茶果》中写到:“不饤栗和梨,犹能烹鸭脚。”

茶宴初出现时,是士大夫们标榜俭朴,作为酒宴的替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演变得铺张、奢华。从茶宴的记录上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甚少系缚,自由、快乐,茶宴上有一种勃勃向上之气。自从陆羽提倡茶四修身养性之物,精行检德之人所为后,茶走入淡泊宁静之路,茶宴在中原大地开始走下坡路。对茶宴极为推崇的白居易在其后来所作的《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之后注:“尝羡吴兴每春茶山之游,泊入太湖,羡意减矣。”可见,此时茶宴已失去了往日的昌盛。到了明代,文人们更认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尽矣”;“饮茶最忌荤肴杂陈”;“饮茶以客少为贵……五六(人)日泛,七八(人)日施”。这种把茶宴看作施茶,以及冲泡茶的出现,使茶宴完全消失。

茶宴的出现,刺激了茶食的发展。茶宴消失后,茶食则传入民间。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茶馆里,茶食不但品种多而精美,且各地自有特色。除茶馆外,茶食在民间习俗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绥江,请客人吃点心,他们称之为“摆茶”。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些(一般是十几抬)自制的点心,称之为“茶礼”。无论是“摆茶”的点心还是“茶礼”的点心,都称之为“茶食”,其中有一种当地人称之为“果果”,其制作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上黄豆、花生、芋头、果药等,放阴凉干燥处阴干,再用“油砂”炒酥,再给它穿上蜂蜜、砂糖、猪油、芝麻等的外衣。除果果外,茶食中还有“苕丝”、“玉兰丝”、“油酥米花糖”、“瓜片”、“片糖”、“甜酒耙”等。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到:“礼失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他所说的夷即指当时的南中,今天的云南。可见云南在明代保存了很多中原已失的茶俗。今天的绥江茶食可能就是真正的古风,从中可以看到云南化的中原茶食风俗。□ 杨凯

 

文章录入:(guog)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为网友原创或是推荐、收集、整理而来,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 2、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版权,已在文章信息发布处要求网友转载时保持原文的完整并属上作者姓名及出处,但网友转载时部分文章因流传原因而无出处及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更正。
  • 3、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开辟文章信息版块,出于传递更多有用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
  • 4、 本站所有文章信息仅供网友及信息浏览者学习和研究使用,未经原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或作为任何的商业用途。
  • 5、 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保留网站的其它所有权利。所有与本站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本站不对其内容或形式担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商业或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