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红头长尾山雀

2011-8-19 15:51:12不详 【字体:

摘要

红头长尾山雀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种山林鸟类,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头长尾山雀 物种信息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中文学名:红头长尾山雀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长尾山雀科

中文属名:长尾山雀属

中文俗名:红白面只

拉丁文名:Aegithalos concinnus

英文名:Red-hcaded Tit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ould,1855

红头长尾山雀 科学分类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雀科 Paridae

属: 长尾山雀属 Aegithalos

种: 红头长尾山雀 A. concinnus

红头长尾山雀 简介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为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小老虎、红宝宝儿、红顶山雀、红白面只。

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越南、台湾以及中国的自西藏、长江流域从四川东抵江苏沿海地带、北至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南部、南抵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一般栖息于灌丛或乔木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

红头长尾山雀 亚种分布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1、红头长尾山雀指名亚种(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concinnus)。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的长江流域诸省、自四川以至湖北、湖南、江西、东抵江苏、浙江、安徽、北达甘肃、陕西、南抵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

2、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iredalei)。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以及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北部西姆拉。

3、红头长尾山雀云南亚种(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talifuensis)。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宾川县鸡足山。

红头长尾山雀 特征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体长约10厘米的活泼优雅山雀。各亚种有别。头顶及颈背棕色,过眼纹宽而黑,颏及喉白且具黑色圆形胸兜,下体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栗色。

亚种talifuensis及concinnus的下胸及腹部白色,胸带及两胁浓栗色;前者略显深。亚种iredalei 下体多皮黄色,胸及两胁沾黄褐,上背及两翼灰色,尾近黑而缘白。

幼鸟头顶色浅,喉白,具狭窄的黑色项纹。虹膜黄色;嘴黑色;脚橘黄。尖细的联络声psip,psip;低颤鸣声chrr,trrt,trrt;嘶嘶声si-si-si-si-li-u及高音啭鸣。

体重♂5-8g,♀4-8g;体长♂91-116mm,♀90-106mm;嘴峰♂6-7.5mm,♀6-7mm;翅♂46-51mm,♀45-49mm;尾♂49-54mm,♀43-54mm;跗蹠♂15-17.3mm,♀15-17mm(指名亚种)。

红头长尾山雀 食性与习性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是苏州地区的留鸟,它的分布范围以不超越长江为其北界。偶与银喉长尾山雀混群,但活动区更靠近低山山坡的灌木丛间,也经常停歇在高大树木的枝头上不断鸣叫,叫声为单音节的“唧-唧-唧-唧”,从开始时的高调往后逐渐转低。

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

红头长尾山雀 繁殖

     红头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繁殖期2-6月。营巢在柏树上,巢为椭圆形,主要用苔藓、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曾于6月7日在贵州发现一巢,筑在常绿阔叶林中的杉树上,呈梨形,全由苔藓网织而成,横置于枝叶上,与绿色枝叶很相似,不易发现。巢距地高3-9m,巢的大小为长7-12cm,宽7.5-9.7cm,高7.5-10.2cm,深4.5-7.6cm,巢口径 3.4(1.3-6.5)cm×3.4(1.5-6)cm,巢内垫有羽毛。

巢口开在近顶端的一侧,也有少数开口于顶端,有的巢口还用锦鸡毛作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5-8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钝端微具晕带。卵的大小为13.8(13.3-16)mm×10.5(10-11)mm,重0.75(0.6-0.82)g。

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坐巢时间明显较雄鸟为长,孵化期16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据对一巢从6:37至19:00的全天观察,整天喂食303次,全天共有两个喂食高峰,即7:00-8:011:00-12:00。雏鸟出巢后先随亲鸟在巢附近树枝间练习飞行和觅食,然后再逐渐远离巢区飞走。

常在低矮的幼松或竹子上建筑雀巢。筑巢的材料有苔藓、花序和树皮,最终构建成一个球状巢,每窝产卵6~8枚。它们在整个育雏期内每天喂食小鸟的次数可以达到300次为人类消灭了无数小卷叶虫、尺蠖蛾幼虫等有害昆虫。此外,有人对红头长尾山雀在4~8月间所吃的食物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其有99%的成份都是昆虫,由此可见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里对于抑制这些害虫的数量,起着决不能忽视的积极作用。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 [1]

观赏鸟大全

展开收起 观赏鸟
鹌鹑
八哥
白翅交嘴雀
白鹳
白喉矶鸫
白头鹎
白腰朱顶雀
百灵
斑鸠
橙腹叶鹎
赤胸朱顶雀
翠鸟大山雀
戴菊
戴胜
丹顶鹤
东方斑鵖
杜鹃鸟
非洲灰鹦鹉
绯胸鹦鹉
粉红凤头鹦鹉
蜂鸟
凤头百灵
凤头鹦鹉
高山金翅雀
高山旋木雀

河乌
黑翅鸢

黑冠椋鸟
黑卷尾
黑脸噪鹛
黑头金翅雀
黑枕黄鹂
黑枕王鹟
红翅薮鹛
红点颏
红额金翅雀
红耳鹎
红交嘴雀
红脚鹬
红领绿鹦鹉
红眉金翅雀
红头长尾山雀
红尾伯劳
红尾鸲
红胁绣眼鸟
红嘴蓝鹊
红嘴山鸦
虎皮鹦鹉
虎纹伯劳
花头鹦鹉
黄腹山雀
黄鹂
黄眉林雀
黄眉柳莺
黄眉鹀
黄雀
黄头鹡鸰

黄臀鹎
灰背椋鸟
灰椋鸟
灰头椋鸟
灰胸鹪莺
鸡尾鹦鹉
极乐鸟
家燕
鹪鹩
角百灵
金翅雀
金腰燕
蜡嘴雀
蓝八色鸫
蓝翅叶鹎
蓝点颏
蓝冠短尾鹦鹉
蓝冠吸蜜鹦鹉
椋鸟
鹩哥
林鹬
领雀嘴鹎
领岩鹨
绿翅短脚鹎
绿颊太阳鹦鹉
绿胸八色鸫
煤山雀
冕雀
漠鵖
鹊鸲

绒额䴓
三宝鸟
沙鵖
山鹡鸰
寿带鸟
树鹨
树麻雀
松鸦
塔布吸蜜鹦鹉
喜鹊
仙八色鸫
相思鸟
楔尾伯劳
绣眼鸟
亚马逊鹦鹉
燕雀
银喉长尾山雀
银鸥
银胸丝冠鸟
云雀
沼泽山雀
折衷鹦鹉
珠颈斑鸠
啄羊鹦鹉
紫背椋鸟
紫翅椋鸟
紫蓝金刚鹦鹉
棕背伯劳
棕扇尾莺
棕头鸦雀©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