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八哥

2011-8-19 15:41:13不详 【字体:

摘要

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共有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普通八哥等4种。普通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

八哥 基本概述

    

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

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籽、悬钩子等。繁殖期4~7月。每年可繁殖2次。

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每窝产卵4枚。卵浅蓝色。八哥是笼鸟,性温顺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

八哥 外形特征

     八哥八哥

本种鸟类通体黑色,粗看起来颇似乌鸦,但与乌鸦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八哥体形较各类乌鸦均远远为小(大嘴乌鸦体长50厘米;八哥体长25厘米),其次八哥喙足均为鲜黄色。本物种在喙与头部的交接处有着明显的额羽,细看头颈部的体羽,黑色中有绿色的金属光泽闪动,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的基部均为白色,因此在飞行过程中两翅中央有明显的白斑,从下方仰视,两块白斑呈“八”字型,这也是八哥名称的来源,两块白斑与黑色的体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八哥的一个重要辨识特征;尾羽端部白色。本物种的亚成体额羽不发达,体羽颜色也不似成鸟那般黑得很成熟,略呈咖啡色。

八哥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

八哥 分布范围

    

八哥原本分布于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半岛,是典型的东洋界鸟类。但非法鸟类贸易使八哥迅速扩散,现在在菲律宾及婆罗洲有引入种群,而在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八哥也逐渐成为常见的留鸟。

广泛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台湾、海南岛等地区。

八哥 生活习性

     八哥八哥

野生八哥生活在山林、平原、村落,有时在城市也可见到。除繁殖季节外,多成群活动,常栖息在大树上,或成行站立在屋顶上。于清晨聚集高处,喧噪一番后便分散活动,至翌日又在原处聚集,这是八哥的一个典型特殊性。晚上,它常与椋鸟、乌鸦混群共栖。

八哥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营巢要求不高,无一定场所,树洞、屋檐、房缝、废烟囱或其他鸟的弃巢处均可营巢,卵呈蓝色,非常好看,每窝产卵5~6个,一年可繁殖2~3次,因此繁殖期可延至炎热的夏天。八哥的鸣声嘈杂无韵律,但极善仿其他鸟的鸣声音调,所以鸣声有时多变。

八哥性情温驯,容易接近人,扑笼撞笼极少。修舌后,能模仿说简单人语,这是该鸟的一大特殊性。八哥吃杂食,包括蝗虫、蚯蚓、甲虫、蝇蛆,以及树的果实、植物种子等,因此较容易饲养。

八哥 生长繁殖

    

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

八哥 人工饲养

     八哥八哥

家养八哥采用高大的八哥笼,多养雄鸟,从幼鸟开始饲养效果最佳。八哥的饲料以鸡蛋大米为宜。鸡蛋大米的调制方法是:将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热把搅匀的生鸡蛋液拌入米中,搅匀,冷却后掰开、搓散即可。一般每公斤米加4~6枚鸡蛋,并适量添加蚂蚁、皮虫、瘦肉丝、嫩青菜、香蕉等。八哥消化力强,食量较大。

八哥喜水浴,常能在水浴时鸣唱,夏季每日或隔日1次,春季和秋季适当减少次数,冬季很少水浴。水浴时常将笼子放入盆中,盆内加清水,水深约至八哥跖骨上关节处,水温不能太低。

八哥产于南方,生性怕冷,故鸟笼要有笼衣,夜间要挂在室内,不能挂在有冷风的过道口,冬天要时刻注意保暖,晴天多让八哥晒太阳。

八哥 家养调教

    

一般从幼鸟开始调教,以刚换第1次羽后为佳。

八哥八哥

学人语:普遍认为,教八哥学人语,需要对其进行捻舌,这是一个误区,徒然对八哥造成伤害。事实上,捻舌与否对八哥学人语并没有科学依据和显著作用,捻舌过的八哥与未捻舌的八哥学会人语的几率是一样的。训练八哥学人语时,要选择僻静之处,早、晚空腹时进行。训练时首先必须培养鸟与人的感情,多与鸟相处,训练内容要从简到繁,先教“你好”、“再见”等简单词语,以后再教长一点的句子。训练时必须以食物为诱饵;训练人员口齿要清楚,吐字要准确、连贯。八哥学人语,吐字发音不可能象人一样清楚,故训练时,对其吐字要求不能苛刻,一旦学会第1句,以后便容易了。若采用已会说人语的八哥带教,效果更好。八哥学会人语后,人要经常逗其学说,巩固成绩。八哥毕竟是动物,学人语速度较慢,训练人员要细致、耐心,切忌粗暴,否则会前功尽弃。

放飞:八哥经过放飞训练后,能听从主人的口令或手势,主人走到哪里,它就会随着飞到哪里。放飞训练第1步是训练八哥进笼、上笼(架养时上架、下架),方法是先在笼内不放饲料,让其饥饿,然后将饲料放在竹片上伸入笼内喂食,鸟习惯这种喂食方法后,慢慢移向笼门处喂食,让鸟站在笼门处,喂食竹片从笼背后伸入,使鸟头向笼内、尾朝笼外吃食,并将上述动作巩固几天。第2步是在关闭的房内放飞,放飞一段时间后将笼子移近鸟,再将竹片从背后伸入笼内诱食,使之跳回笼内。1~2天后就不必将笼移近鸟,以后便可飞高飞远了。八哥放飞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2~15分钟,放飞时不能喂得太饱。

八哥可饲养在特制的笼子里面,笼内设沙棍栖木一根,雏鸟每天喂豆腐也可用小米掺鸡蛋八哥加适量水调匀后蒸熟,搓成小细料喂养。夏季可用鸭蛋。每天两次给鹩哥粉,隔天给蚱蜢、蚯蚓、瘦肉以及香蕉、青菜等。

雏鸟7天之内只喂豆腐,8---20天内只喂10%豆腐,其余喂蛋小米,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21---70天内喂养5%豆腐、其余为蛋、小米,再喂养少量嫩青菜、小虫子、水。蛋小米由蛋黄小米3:1变为1:1,70天后蛋黄的比例进一步减少。

夏季可每天或者隔天水浴一次,笼要经常清洗,冬天要注意防寒,多晒太阳,晒后用笼布罩好。

八哥笼有圆顶圆笼、平顶圆笼、拱顶方笼等(直径和高均为40cm左右)。笼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只。笼底配置一块盛粪板,还配置一只夹肉用的竹板。外置一件笼衣。

购回的雏鸟待其完全能采食后,用煮熟的鸡蛋、馒头、米饭、豆腐、昆虫、黄鳝、青蛙、牛肉或瘦猪肉饲喂。可将活的黄鳝、青蛙剁成肉泥。每次喂3—5团,至雏鸟嗉囊部充满为止。喂完后用滴管吸水向其嘴内喂一点水,每隔1—2小时喂1次。绒毛雏可先安置在一只纸盒内,中间垫些碎布,喂过后放入窝中,将窝置于暗处。绒毛雏最好一窝一起喂养,以便挤在一起取暖。

已会采食的幼雏在笼内每天加入蛋黄米与饮水,加入量不要太满,防止雏鸟产生扒料恶癖。每天清晨将鸟笼挂到窗口与户外,呼吸新鲜空气1—1.5小时后,收回房内休息采食饮水。中午将鸟笼放入水盆中,水勿过深,水面约离笼底5cm处,任其水浴。笼底的盛粪板在水浴前先取下,浴后加上笼底板又挂到窗口或户外亮笼1—1.5小时再取回房内休息。除了喂给蛋米与饮水外,幼雏还得补喂些食饵如蛋黄、瘦肉、昆虫等。切勿断食、断水。冬季寒冷提鸟外出时,要罩上笼衣。

八哥 饲料配方

    

有种雏鸡开食精[按说明看其实就是小鸡一日龄专用饲料,营养成分高便于消化]做基本饲料用量4市斤5元;生鸡蛋8个约1市斤2元;鱼粉一袋[半市斤装]3.5元;牛羊肉粉一袋[2两装]2元;北京开元的鸟食预混料一袋[1两装]2.5元;酵母片2小袋粉碎[每袋50片装]1元;油料作物[生花生粉、生芝麻等]1市斤3元;墨鱼骨粉半市斤4元;碎即蛋壳若干;洗干净的沙子若干;成本匡算为23元,大约可配制饲料7市斤以上,平均每市斤为3.5元左右。

使用情况的反馈:认为这种配制的饲料价格合理适中,能够接受。和袋装饲料相比不仅价格低且鸟食用量明显降低、鸟食用后很健壮,不再专门买面粉虫喂鸟。有的顾客按照我的建议回家之后适当增添了生鸡蛋,其效果更好且降低了成本[增添1~2市斤不等]。

配制操作:将上述饲料及辅料搅拌均匀,然后先打入鸡蛋用木棍搅和,待饲料稍渗透鸡蛋之后,用手轻轻搓开块状,晾干后便于保存。要增添鸡蛋的待饲料就要晾干后继续掺入,注意掺入量一次不要超过4个鸡蛋,多了会造成饲料颗粒溶散成粉末。

八哥 优劣鉴别

    

八哥鸟的优劣鉴别,主要是看成鸟是捕获野生的鸟还是从窝雏养大的鸟。鉴别方法如下。

八哥八哥

1.野生成鸟怕人,在笼内上窜下跳不停,严重时会撞笼,甚至撞得头破血流,翅折羽断。从窝养大的成鸟没有这种现象。

2.野生成鸟的脚爪、跗趾部分比较光滑,没有起皮的现象。窝雏鸟长大的,脚爪比较粗糙,有时有鱼鳞状突起的现象。

3.野生的成鸟一般不会啭鸣,只会“咯咯”的呼唤。窝雏养大的成鸟都会啭鸣和仿鸣。   

八哥鸟的优劣鉴别,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羽毛紧紧贴住身体(行话称“收身”),眼睛有神、毛色有光泽的为优质鸟;呆头呆脑,全身羽毛蓬松的是劣质鸟或病鸟。

2.以黄嘴黄脚、尾羽有白色羽端、尾下覆羽全白、全身羽毛黑色并呈现金属光泽的雄鸟为上乘。

3.胆子较大,会鸣唱,站立时挺胸、亮翅,个头比较大的八哥为上品。

市场上有八哥和鹩哥两种,因为八哥的长相酷似乌鸦,所以眼上有一绺黄眉的鹩哥便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上图是一只八哥成鸟,是鹩哥成鸟,鹩哥体长约27厘米。通体黑色,并富金属光泽,头后披有两片黄色肉垂,两翅具白斑,飞行时尤为显眼。幼鸟体褐黑色,两肋及腹部的羽毛均缘以狭窄的白色。头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鸟之显著。而头后的肉垂缺如。 

鹩哥主要生活于开阔的田地边缘或郁密的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处,在森林的中心少见,大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果树上觅食,不常单独活动。常见其与椋鸟和八哥混群,在长满花果的树冠上又唱又跳。善鸣叫,鸣声极富音韵,由低而粗厉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无所不能,还会仿效其它鸟的鸣叫。

八哥 饲养注意

    

1、鸟的选择

八哥八哥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很美,但不怕人、聪明、善仿人言。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说话”。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但有人认为,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根据经验认为嘴呈玉白色、脚橙黄色的比嘴灰褐色、脚黄褐色的八哥更“聪明”。

2、笼的特点

八哥和鹩哥等椋鸟科的鸟均属大型笼鸟,笼子应大一些。因其食性杂、食量大、排便多,笼应为亮底、下有托粪板。另外,八哥的嘴强有力,身体健状,笼宜坚固。一般高48厘米、直径36的厘米、条间距2.2厘米,条粗0.4厘米,竹制、铅丝(14号)制均可。鲨鱼皮栖杠一根,食水罐、软食缸各一个,比一般鸟的深、大、结实。

3、饲料和喂法

成年鸟以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每天上午喂一软食缸肉沫、水果(切成小块)、粉料(同画眉)拌成的软食,量以在1—2小时之内吃完为限。幼鸟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调成泥状。团丸填喂,每天5—8次。待鸟能自己吃食时改成软食,羽毛长齐后再加鸡蛋小米。

4、管理和调教

八哥粪便多而腥臭,要每隔一天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同时应常使鸟水浴。可将八哥放在水浴笼任其自行洗浴,用喷壶淋浴也可,水浴后置阳光下晒干。水罐每天换水,因为吃软食常涮嘴,容易污染。

自幼羽至成羽期间教鸟“说话”最好,每天早晚空腹时教,周围环境要安静,无噪杂声音。教的话音节应先少后多,一句学会后再教第二句。每“说”清楚一次便赏给鸟喜欢吃的食物。象香蕉、昆虫等。需多次重复,一般学会一句需3—7天,能学会10句话的就是优秀者。

用学会说话的老鸟带最省事,教话时让鸟对着镜子见效快。至于八哥学“说话”必须给舌头动某种手术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气管下端、支气管分支处的“鸣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

林八哥、北椋鸟、灰背嫁鸟、黑领椋鸟等椋鸟科的鸟均可以上述方法饲养。成对饲养多在大的笼子或房舍内,安放树洞巢或木巢箱,有的动物园曾繁殖成功。

八哥 物种保护

    

本物种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并被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八哥除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取肉,有下气、止血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八哥八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八哥与非法鸟类贸易

八哥善于效鸣,甚至能学人言,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人类作为宠物饲养,并且衍生出及其复杂的各种驯养名目。但八哥始终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此鸟类贸易中所有的八哥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原产地的捕捉有可能会对本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造成野外种群的灭绝。

在输入地的逃逸和重新野化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输入地本地鸟类种群结构。

有可能给输入地带来新的传染疾病在输入地土著种群中蔓延。[1]

观赏鸟大全

展开收起 观赏鸟
鹌鹑
八哥
白翅交嘴雀
白鹳
白喉矶鸫
白头鹎
白腰朱顶雀
百灵
斑鸠
橙腹叶鹎
赤胸朱顶雀
翠鸟大山雀
戴菊
戴胜
丹顶鹤
东方斑鵖
杜鹃鸟
非洲灰鹦鹉
绯胸鹦鹉
粉红凤头鹦鹉
蜂鸟
凤头百灵
凤头鹦鹉
高山金翅雀
高山旋木雀

河乌
黑翅鸢

黑冠椋鸟
黑卷尾
黑脸噪鹛
黑头金翅雀
黑枕黄鹂
黑枕王鹟
红翅薮鹛
红点颏
红额金翅雀
红耳鹎
红交嘴雀
红脚鹬
红领绿鹦鹉
红眉金翅雀
红头长尾山雀
红尾伯劳
红尾鸲
红胁绣眼鸟
红嘴蓝鹊
红嘴山鸦
虎皮鹦鹉
虎纹伯劳
花头鹦鹉
黄腹山雀
黄鹂
黄眉林雀
黄眉柳莺
黄眉鹀
黄雀
黄头鹡鸰

黄臀鹎
灰背椋鸟
灰椋鸟
灰头椋鸟
灰胸鹪莺
鸡尾鹦鹉
极乐鸟
家燕
鹪鹩
角百灵
金翅雀
金腰燕
蜡嘴雀
蓝八色鸫
蓝翅叶鹎
蓝点颏
蓝冠短尾鹦鹉
蓝冠吸蜜鹦鹉
椋鸟
鹩哥
林鹬
领雀嘴鹎
领岩鹨
绿翅短脚鹎
绿颊太阳鹦鹉
绿胸八色鸫
煤山雀
冕雀
漠鵖
鹊鸲

绒额䴓
三宝鸟
沙鵖
山鹡鸰
寿带鸟
树鹨
树麻雀
松鸦
塔布吸蜜鹦鹉
喜鹊
仙八色鸫
相思鸟
楔尾伯劳
绣眼鸟
亚马逊鹦鹉
燕雀
银喉长尾山雀
银鸥
银胸丝冠鸟
云雀
沼泽山雀
折衷鹦鹉
珠颈斑鸠
啄羊鹦鹉
紫背椋鸟
紫翅椋鸟
紫蓝金刚鹦鹉
棕背伯劳
棕扇尾莺
棕头鸦雀©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