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认识鸟类 >> 浏览文章

黑鹳

2011-8-19 15:27:35不详 【字体:

摘要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

黑鹳 物种简介

     黑鹳黑鹳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又叫黑老鹳、乌鹳、锅鹳,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

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公斤。

鲜红色的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较小,呈裂缝状。

它的腿也较长,胫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鲜红色,前趾的基部之间具蹼。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周围裸出的皮肤也呈鲜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颈部的更为明显。

黑鹳 动物形态

    

大型涉禽,全长约100cm。上体从头至尾包括翼羽呈黑褐色,有金属紫绿色光,颏、喉至上胸为黑褐色,下体余部纯白色。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嘴、围眼裸区、腿及脚均朱红色。幼鸟的头、颈及上胸均为褐色,颈及上胸羽端棕褐色,呈点斑状,翼羽及尾微缀以淡棕色,胸腹中央微沾棕色,嘴及脚为褐灰色。

黑鹳 生境分布

    

黑鹳在国外的分布亦很广,繁殖在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往东经苏联和蒙古到西伯利亚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等整个欧亚大陆古北区范围,大约在北纬40°-60°的整个区域,它也繁殖在南非,从赞比亚和马拉维到开普省;越冬在西非、东非、非洲东北部和亚洲南部,从巴基斯坦西部经印度北部到东南亚和我国南部。

分布在山区悬崖浅洞,绿洲湿地高大胡杨。

黑鹳 生活习性

     黑鹳黑鹳

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多在山区悬崖峭壁的凹处石沿或浅洞处营巢(山西),或在绿洲湿地高大的胡杨树上营巢(新疆塔里木河中游),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夏天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迁飞时结群活动,平时则单独活动,繁殖季节成对活动。黑鹳在大树或悬崖上的石隙中筑巢,每窝产卵3~5枚,雌雄鸟共同喂养幼鸟。成年黑鹳的声带退化,不会发出叫声,但能用上下嘴快速叩击发出“嗒嗒嗒”的响声。食物主要是鱼类,如鲫鱼和条鳅,约占80%一90%,其次为蛙,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蛇和甲壳动物。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北京十渡地区的二渡和涞水县野三坡两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对越冬期黑鹳(Ciconia nigr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每星期观察一次,累计观察246h。

黑鹳觅食处水深5~40cm左右,以鱼类和螺类为食,其中鱼类占90%以上;平均每小时进食20次左右,黑鹳在两个研究地点取食的食物没何差别(P=0.439〉0.05)。黑鹳取食长度小于4cm的鱼类最多,占取食总次数的65.0%。

迁徙

黑鹳是一种迁徙鸟,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仅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越冬;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四周扩散,主要做局部的高度运动。

繁殖在欧洲的种群,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其中少数在西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在西古北区和东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印度越冬;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我国长江以南越冬;迁徙时常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主要在白天迁徙。

迁徙飞行主要靠两翼鼓动飞翔,有时也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迁徙时间秋季在我国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南迁,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在欧洲秋季多在8月末至10月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春季在3-5月到达繁殖地。

黑鹳 生育繁殖

     黑鹳黑鹳

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在中国的营巢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即森林、荒原和荒山。森林可以是平原森林也或许是山地森林,但多是离人类较远、干扰小的原始森林或成熟森林。通常营巢在森林中河流两岸的悬岩峭壁上,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就曾发现营巢在河边悬岩凹进去的岩石平台上和沼泽地中落叶松树上两种不同的营巢环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则营巢于胡杨林中的胡杨树上和荒山悬岩上。巢距水域等觅食地一般都在2km以上,在荒山营巢地距最近的湖泊和水库均在7km以外。在荒原和荒山地区则多营巢在被雨水急剧冲刷的干河或深沟两壁悬岩上,在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均可见到这种营巢环境。通常成对单独营巢,巢甚隐蔽,不易发现。

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间距最2000-3000m。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扰,则第二年巢还将被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庞大。巢的大小据在新疆测量的4个巢为:外径150-160cm×130-160cm,平均146.7cm×153.3cm;内径42-73cm×46-73cm,平均61.7cm×63.0cm;高70-84cm,平均78cm;巢深4-7cm,平均5.3cm;距地高4.8-7.9m。巢主要由干树枝筑成,内垫有苔藓、树叶、干草、树皮、芦苇、动物毛和碎片等,巢呈盘状。雌雄亲鸟共同参与筑巢,雄鸟主要寻找和运输巢材,雌鸟筑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筑好后雌雄亲鸟在巢中交尾。

3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始产卵,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个别也有迟至4月末至5月初才产卵的。1年繁殖1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2-71mm×47-55mm,平均67.1mm×50mm,重66-88g,平均77.3g。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通常1天轮换6次,白天坐巢时间雌雄亲鸟基本相同,晚上同在巢中过夜,一鸟孵卵,一鸟站在巢边守卫。孵化后期则整天均由雌鸟孵卵,不再轮换。孵化期31天,孵化率为61%和孵化期33-34天,孵化率为55%。雏鸟晚成性,刚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在孵出后的最初几天,由于雏鸟食量小,恒温机制还未建立,通常由一亲鸟外出寻食,另一亲鸟留在巢中继续孵卵和暖雏。随着卵全部孵出和雏鸟逐步长大,体温调节能力的增强和食量的增加,雌雄亲鸟才同时外出觅食喂雏,但大多数时候仍有一亲鸟留在巢中警卫,或轮流外出觅食和休息。如遇人等干扰者进入巢区,则雌雄亲鸟长时间的在巢上空飞翔、盘旋,直至人离去。每日喂雏2-3次,亲鸟将觅得的食物贮存于食囊带回巢中,然后将食物吐在巢内,由雏鸟自行啄食。 黑鹳雏鸟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并可在巢附近做短距离的练习飞行,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仍归巢栖息,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范围内活动。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据环志观察,最老的环志鸟在18年时回收,据笼养条件下的观察,最高寿命可达31年。[1]

黑鹳 人工繁殖

    

动物园有饲养,1986年上海动物园和齐齐哈尔龙沙公园人工孵化和育雏成功。齐齐哈尔龙沙公园从1975年开始饲养黑鹳,并在1986年繁殖成功,已连续繁殖10年,到目前为止,已繁殖出37只黑鹳。北京、哈尔滨、天津、济南、西宁、银川、兰州、合肥、杭州等动物园均有饲养,但数量不多,估计总数约为20一30只。

黑鹳 种群现状

     黑鹳黑鹳

据1990—1993年中国水鸟隆冬统计,1990年(6个湿地)和1991年(4个湿地)均为48只,通常所见仅3—5只,在鄱阳湖越冬的黑鹳最多也仅见有11只。

在长白山北坡及其附近800km2的统计,平均为0.75只/100km2;在山西省1982—1984年4680km2统计,平均为1.03只/km2,繁殖种群数量估计为40只左右;

在新疆南部1985一1992年对40多条河流和水库的直接统计,平均每条河至少有1—4对黑鹳分布,按200条河流推算,黑鹳总数为500—1000只。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拒马河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鹳的数量观察种群数量超过20只。

黑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展览价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专家多认为其数量还在下降。[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纲

展开收起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 © 以上材料来自 互动百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