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盆景 >> 浏览文章

浙江盆景的艺术风格

2011-8-18 18:48:09不详 【字体:


    浙江盆景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浙江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
    
    浙江盆景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诗情画意的,追求意境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在树种的选择上,一向是以松、柏为主要树种,这也是其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唐时浙江就有石和天目松组合成景,时称“天目石松”的盆景出现。
    
    南宋王十朋(今温州乐清人)书有《岩松记》,描写松树附石盆景,并有“藏参天复地之意于盈握间”的意境描写。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写到杭州的“怪松异桧”。
    
    明屠隆(宁波鄞县人)《考馨余事》中有“盆景自古以天目松为最古雅”,并提出以当时画松四名家的表现手法作为松树盆景选型的典范。在种植方面又多有“双本结对”,“或栽三五窠”等合栽式的造型理论,从而使作品多有“山林风趣”,而令人“忘暑”、“忘餐”的意境描写。
    
    清代陈扶瑶《花境》“种植取景”一章中,列举了当时江南流行的以松柏为主的盆景树种,计28种。
    
    清代出版的《芥子图画传》虽系习画的系统教科书,然其中树木、山石等部分,都直接对盆景制作有指导作用,是盆景习作必读的著作。
    
    我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就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乐山乐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出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亲密关系,这就是我国盆景艺术诞生的思想基础。浙江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部分,它一直沿袭着一条让盆景造型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道路前行。这从我国的考古发掘、历代画作中对盆景的描绘、历史文学著作中对盆景的描述,更可以在历代有关盆景专著中,找到我国盆景包括浙江盆景的真实面貌。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以自然树相为基础的自然式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正统,是中国盆景艺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今天浙江的盆景艺术创作和全国一样,就是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才能取得空前的发展。 
[分页]    
    自然式盆景和规则式盆景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艺术的同时存在。拿浙江来说,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盆景创作,仍以自然式盆景为主流。民间艺术的盆景仅仅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已,那就是常熟、苏州的“六合三托一顶”的规则形式,但它在浙江没有深厚的基础。所以,解放以来,民间艺术的盆景造型很快消失,而传统意义的自然式盆景很快的成了一统浙江盆景的创作共识。
    
    就盆景树种看,浙江一向以松柏为传统树种。宁波20世纪初引种了日本五针松,现年产已高达50万株,使浙江成为我国五针松最集中的产地。这给浙江盆景在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增添了雄厚的资源实力。
    
    现代浙江盆景最常用的松类树种,还有黑松、黄山松、马尾松、锦松、金钱松等。常用的柏类树种有圆柏、真柏、刺柏、桧柏等,此外还有罗汉松等。
    
    浙江树木盆景的造型,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风格贯穿浙江盆景的古今。从前人对浙江盆景的记叙和现代浙江盆景的发展,都证明这一事实。
    
    现代浙江松树盆景的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以杭州、温州为代表的五针松盆景造型的基础格调为“高干、合栽”的形式。这种风格的出现事实上已被浙江省乃至全国盆景界人士广泛赞同和接受。这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传统、素材个性、作者个性三种因素的融合。
    
    对山采的其他松类盆景素材,因主干线条的千变万化,没有人工痕迹,却有荒古遒劲的体态,这决非五针松素材所能比拟,更不能用五针松盆景造型格调来套用,而是要努力发掘和发挥该素材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地去处理。
    
    浙江柏树盆景的主干造型特点是要强调曲线处理,它是一种表现柔性美的极佳树种。但这种柔应是外柔内刚的表现。该素材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主干的肌肤纹理要有起伏和曲线变化;
    (2)主干线条在运行时遇有转折处会出现变扁变宽的现象;
    (3)有天然的神枝和舍利干或有可供人工制作神枝、舍利干的余地。
    
    柏树盆景的造型讲究骨架结构、讲究苍翠丰满的树冠形态,讲究神枝、舍利干的配合。它的制作技巧比较复杂,造型精美,造型难度也较大。
    
    浙江杂木盆景的造型,受到了岭南技法影响,至今“修剪法”已经基本上代替了“吊扎法”。对岭南技法的学习,结合原有的造型特征,使今天浙江杂木盆景面貌焕然一新。这对杂木盆景造型避免规则式枝条处理的影响,让枝条伸展方向与伸展姿态发生变化,使得杂木盆景造型更加自然、逼真、和谐、明快。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各地私家盆景园的迅速发展,将大大地促进浙江盆景的发展和繁荣,这也为浙江盆景新风格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记者 胡乐国)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