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花卉文化 >> 浏览文章

河南鄢陵发展花卉节水灌溉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011-8-19 7:12:04不详 【字体:

    鄢陵县花卉节水灌溉取得显著成绩。 鄢陵县位于豫东平原,许昌市东部。全县总人口61.9万人,总耕地91.9万亩,其中花木种植面积32万亩。鄢陵县花卉生产历史悠久,有“花都”、“花县”之美称,全县花木年值9.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鄢陵县水资源总量2.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42立方米,亩均231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属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县。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该县花卉种植业迅猛发展,水资源的紧缺与高耗水的花卉种植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促进花卉产业的大力发展,改善花卉灌水条件,增加花卉整体效益,该县以花卉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花卉节水灌溉工程,以节水新技术促花卉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花卉品质的提高,以花卉的高效益拓展节水灌溉投资渠道,走出了节水新技术与花卉特色农业相结合,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的节水灌溉新路子。自2000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建设国家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区1个、省市级节水示范项目区4个,项目区涉及花卉主产区的4个乡镇的12个重点村和311国道两侧的100多个花园(场)。先后投入建设资金675万元,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其中固定式喷灌0.62万亩,半固定式喷灌0.33万亩,软带微喷0.95万亩),发展管网灌溉12.1万亩。这些节水工程已成为许昌市311国道花卉长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典范,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深受广大群众欢迎。2000年8月27日至29日,全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许昌召开,鄢陵县花卉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为参观现场。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明义等领导多次来鄢陵视察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对鄢陵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模式、质量、效益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许昌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后,鄢陵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节水灌溉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并把节水灌溉工作列入全县“水利建设优胜杯”竞赛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为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水灌溉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水利、计划、财政、电力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为花卉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产出高效益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为促进花卉品质上档次,本着先进、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花卉品种和种植模式选择相适应的节水灌溉形式。高标准温棚盆景区以发展滴灌、微喷灌为主,独立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高档花卉园场以发展固定式喷灌为主,大田花卉生产区以发展半固定式喷灌、软带微喷、管灌为主。由于不同的花卉品种分别采用了与之相适应的节水灌溉形式,花卉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花农的欢迎。
     (三)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该县在花卉节水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县乡财政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节水工程建设,同时鼓励富裕起来的花卉重点村从集体经济中拿出部分资金建设节水工程;二是加大民营水利建设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富裕起来的花卉种植大户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投资兴建节水工程,实现了产权和融资的多样化。如花卉种植专业户张胜军靠种花致富后,又在311国道两侧租赁土地近百亩兴建花园,并拿出几万元搞节水工程,使花园全部实现了喷灌化。三是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的原则,从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基地、花卉产业化示范园项目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为确保节水工程顺利完成,充分发挥效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每一处工程,都由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规划,并聘请较高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每个项目都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以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同时,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采用“报账制”,并定期审计,完善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建设资金全部用于节水工程建设。
     (五)坚持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为搞好节水灌溉工程建后管护,成立了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组织,负责全县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乡镇成立节水灌溉服务公司,在县抗旱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乡的工程管理,并巡回检查和指导群众对工程的管理使用,并积极推行农民用水协会、公司制、股份制、租赁制等运行管理模式,保证了工程的良性运行,提高了使用效益。 (记者 佚名)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