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tock
您当前位置:写意春秋休闲娱乐网 >> 生活百科 >> >> 草木 >> 浏览文章

甘肃草业小草在陇原长成“参天大树”

2011-8-19 13:36:12不详 【字体:

    “过去草是庄稼地里的害,要除掉;现在草是地里的宝,要种好。”对于种植牧草,甘肃省农民这颇为戏剧性的不同说法,生动地映射出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和草产业在甘肃的蓬勃发展。
  种植牧草的农民收益账大致是这样的:在灌区种1亩苜蓿可产鲜草5吨―6吨,折合干草1.2吨,每亩收入500元以上。种草与养畜相结合,亩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且种草投入成本低,仅需传统作物八分之一的耕种费用和一半水量,种一茬高产期可达8年。
  农民收获的是喜悦,甘肃收获的则是一个越来越知名的大产业:现在全省有草原2.4亿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750万亩,人工种草累计达到1590万亩,分列全国第一、二位。
  “草产业在甘肃的发展是自然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业内人士如是说。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制约着传统农业的发展,而种植牧草对于土地要求低。甘肃省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利于牧草的生长发育,干燥的气候又便于种子干燥和收后贮藏……种草是劣势转化为优势的理想选择。而种草对于甘肃生态环境的改善自不待言。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畜牧强省的目标,使甘肃省草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0年当年人工种草面积突破500万亩。到2004年,全省种草面积超过50万亩的县有10多个,环县、会宁等县苜蓿留床面积更是接近百万亩。随着种草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在酒泉、张掖、金昌、白银、庆阳等地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产业区。与此同时,全省建成草产品规模基地135万亩,种子基地22万亩,年产各类优质牧草种子1.06万吨,不仅保证了甘肃省种草需要,而且每年向省外市场提供各类种子近1000吨。目前,全省牧草良种覆盖率达到一半左右,优势产区达到80%以上。
  龙头加工企业的蓬勃兴起,更加速草产业的发展步伐。从1998年四川大业集团落户我省以来,短短几年间,全省草产品加工能力猛增到80万吨,年生产量达到30多万吨,其中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就有20多家。
  目前,草捆、草块等部分草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仅大业公司就已在我省玉门等地建成4个年加工5万吨的牧草饲料加工厂,带动20万亩苜蓿基地和一个大型乳制品加工厂,以订单形式联系3.5万农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草产业的迅猛发展引来畜牧业的连锁发展和畜牧经营的深刻变革,草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见效最快的支柱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尽管草产业在甘肃省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经营与整体布局还不协调,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比重仍然小,规模化程度低;草产业开发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管理体系,草产品质检配套体系尚未形成,这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甘肃省草产业的发展。
  翻开甘肃省草产业发展规划,令人振奋:经过5年建设,建立起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和转化基地500万亩;新增高附加值草产品加工能力100万吨,总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尽快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到2007年,在河西、中部和东部分别形成三个优势明显、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草产品优势区域产业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牧草良种繁育、生产加工和比较完整的草产品市场销售网络,把甘肃建成全国优质草产品生产重点区域。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为草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资料表明,草地畜牧业单位面积产值比种植业高1―8倍。目前,农业发达国家的草地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很大比例,如美国60%,加拿大65%,法国57%,而我国不到40%。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草产品需求量都很大,草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人们有理由相信,小草在陇原大地一定能够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记者 佚名)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